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丙图中的点,能正确反映甲、乙两地区降水特征的依次是( )
A.② ③ B. ④ ② C.③ ④ D ④ ①[来源
2.关于甲乙两国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国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畜产品及资本和技术
B. 甲国是发达国家,旅游业发达
C. 甲国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D. 乙国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关各地自然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形区工业生活燃煤多,降水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处大板块交接处,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很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马来西亚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读图分析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有( )
①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②多台风,旱季带来充沛的雨水
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 ④该地能为割胶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P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属于首都吉隆坡的外港,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图中P城的是( )
A.橡胶加工 B.煤炭化工 C.炼锡工业 D.甘蔗制糖
3.下列有关该国M、N两海域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半年M海域洋流向北流
B.冬半年M海域洋流向南流
C.N海域的洋流为日本暖流
D.N海域洋流为大陆沿岸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铜陵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分析丙湖泊的形成原因?(4分)
(2)与乙地相比,甲地在图中所示季节降水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3)根据材料,试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A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形成过程。(6分)
材料三: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4)此季节,图示陆地西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判断理由是。(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铜陵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
C.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
D.c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
2.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
A.甲、乙 B. 丙、丁 C.乙、丙 D.甲、丁
3.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
A海洋运输便利 B.石油资源丰富
C.资金来源充足 D.科学 技术先进
4.矿石运输船从丙国沿较短航线驶往意大利,沿途依次经过的海域为( )
A.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亚丁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C.红海、亚丁湾、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
D.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地中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坡度在40°一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世界银行表示,7月份全球粮食价格接近三年来最高位,且库存较低,这令世界贫困人口面临更大压力。下图表示拉丁美洲、东南亚与南亚、非洲中南部部分国家农业人口的人均农业纯收入和谷物的自给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人口人均农业纯收人越高,谷物的自给率就越高
B.谷物的自给率越高,农业人口的人均农业纯收人就越高
C.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谷物不能自给的原因是种植了大量的热带经济作物
D.非洲中南部部分国家和东南亚与南亚部分国家谷物不能自给的形成原因是相同的
2.图示谷物不能自给的国家可采取的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有( )
A.统一种植水稻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农作物
B.把热带种植园全部开辟为耕地,种植粮食作物
C.开发比当地品种更加抗病虫害的品种,减小农药的使用量
D.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改进耕作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安庆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清代台湾岛西北部地区聚落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所示台湾西北部地区的各河流上游河段,最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2.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山地区和丘陵区 B.平原区和台地区
C.丘陵区和平原区 D.台地区和山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宁夏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特征。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