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C.各地夜长乙>丙>丁
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两处河谷特征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4分)
(2)说出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的成因。(3分)
(3)据图说明图示地区2010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并分析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的能源消费结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酸雨污染严重
③水污染严重 ④土壤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⑨④
2.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①加强交通建设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和环保林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 ④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清洁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扶余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央电视台每天天气预报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④地理信息技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三圈环流名称① 、② 、③ 。
(2)图中各字母所在位置的气压带名称是 A 、B ,C ,D 。
(3)B、C之间的风带在南半球风向为 。A 、B间风带名称 。
(4)在A气压带控制下的代表气候类型为 ,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若E位于大陆西岸,且受B气压带和E风带交替控制,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主要特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按一般规律,最终将与河流的哪一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中山市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
材料二 我国四个监测点PM2.5月平均值与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对比:
(1)根据材料,比较分析S2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的可能原因。(4分)
(2)试分析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