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年较差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其原因是受寒流的影响逐渐加大
B. 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其原因是东侧距海远
C. 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D. 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小,其原因是地形较为平坦
2.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
A.地处内陆中心,四周距离海洋最远
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
C.此处地表植被覆盖少,分布有大量沼泽
D.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0分)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选项中的四个地点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40°N,130°E) B.(40°N,140°E)
C.(30°N,120°E) D.(30°N,130°E)
2.该时间段内,M点( )
①气压降低 ②气温降低 ③天气由晴朗转为阴雨 ④由偏东风转为偏西风 ⑤风力减弱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7分)
材料一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 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8分)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6分)
(3)过去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请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5分)
(4)墨脱县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但目前并无计划大规模开发当地水利资源,试分析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概括苏门答腊岛的气候特征、植被类型。(4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沿16°纬线某大洲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山脉的成因是( )
A.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D.岩层断裂抬升形成
2.B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热带荒漠气候
3.某人从A处先向南,后转向北沿海岸线一直走到B处,沿途没有经过的自然带有(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4.当D地区动物数量增加的时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南极科考的好季节 B.珠江口不易发生咸潮灾害
C.台风在我国海南登陆 D.从我国去往欧洲的船只在印度洋逆风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