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年潮·中国梦》回顾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采取纪实的手法讲述各族同胞共筑中国梦的感人事迹;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这些强大的精神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澎湃动力;有待人友善、恪守信用的,有艰苦朴素、勤劳节约的……这些深厚的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

材料二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要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深入人民大众的心灵;要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有效融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中国梦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3)某学校拟举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每条20个字以内。

答案】1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传统与现代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传统文化需要依托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才能融入现代社会之中。传统与现代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传统文化在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之中实现创造性转换。

3)【示例】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的关键是要明确设问中的“营养指的是什么,通过材料信息,可以获知这里的“营养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就可以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角度进行论证和探讨。2问设问的知识限定很明确,要求考生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问题解答问,首先要将相关的知识点调取出来。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另一方面是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然后从这两个角度对题设问题分层解读,从而生成答案要点。3小问是个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并不是没有限制条件,本题考试必须围绕题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个主题展开回答,而且必须以宣传标语的形式呈现,因此答案要具有文字精炼、朗朗上口、具有鼓动性等宣传标语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多用来指代读书人;“巾帼”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乌纱帽”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则是官老爷的代称;“黄裳”原指黄色的下衣,但在古代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高居尊位,因而“黄裳”就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各具民族特色

④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印第安玛雅民族地区,欧美国家栽培广,近些年引入中国栽培。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北方水果玉米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方,其原因是

A. 热量较充足 B. 水源较丰富 C. 生长周期长 D. 地形起伏大

2水果玉米栽培时须与其它作物隔离300米以上,其最主要目的是

A. 方便耕地浇灌 B. 防止争水争肥

C. 利于作物散热 D. 增加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的中原地区,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汉字和姓氏以及启迪中华民族的元典文化均起源并繁盛于此。可以说,中原地区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这告诉我们,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坚持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是对一定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史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再夺历史性大丰收,总产量达1 400亿斤,实现了粮食生产“十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立新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龙江省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粮食单产高 ③土壤肥沃 ④劳动力丰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B. 便利的交通条件

C. 农业生态环境较好 D. 城市和工矿业发达

3目前不属于影响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

A. 耕地面积小,人均耕地不足 B.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 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 D. 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广东省茂名市以建设幸福和美新农村为目标,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模式,打好制度建设、主题活动和民生建设三张牌,大大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精神风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发展。在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上,茂名市的做法被列为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受到与会各方的高度评价。

(1)如果你参与了此次交流会,你将会从茂名市的做法中获得哪些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说明茂名市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模式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其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水源

2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市场 C. 政策 D. 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耕地资料,读表完成问题。

省级行政区字母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km2)

1996-2004年减少耕地面积(km2)

1996-2004年耕地减少类型所占比重(%)

建设占用

灾毁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A

8428

62224

614

5.96

1.74

70.27

22.03

B

4105

23164

143

17.33

0.91

68.99

12.77

C

2232

55689

1010

1.78

2.26

95.27

0.69

D

1419

2948

71

62.58

5.73

13.27

18.42

1关于表中ABCD四个省区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

A. 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 B. 四川、上海、江西、内蒙古

C. 四川、内蒙古、江西、上海 D. 上海、四川、江西、内蒙古

2关于四个省区从1996—2004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 A省区——退耕还牧 B. B省区——农业结构调整

C. C省区——退耕还林 D. D省区——城市建设占地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