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_____处。
(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      处,冷却的是      处。
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________处位于海洋。
(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_____,丙处实际风向是刮______风。
(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      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选择填空)
A.净化.增湿     B.增温.增湿     C.减湿.减温     D.净化.增温


(1)   B、D、E            A            C      
(2)   甲         乙         乙   
(3)       低         东南  风
(4) 甲           A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所以气压相同 的点是B、D、E三处。A 与D在同一竖直方向,A点海拔低,所以气压最高。C与E在同一竖直方向上,C海拔较高,气压最低。
(2)读图,甲处是上升气流,是低压处,受热处。乙是下沉气流,是高压,是冷却处。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北半球是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海洋则相反,所以乙是海洋。
(3)根据前面分析,和图中箭头方向,判断甲处气压低。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结合图中的方向,丙处吹东南风。
(4)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的气温高,是上升气流,所以甲处是城市中心。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增湿、减温的作用,A对。 B、C、D错。
考点:热力环流基本原理,海陆风,城市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下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另外,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
材料三:下左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根据图文资料,简述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分)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和五花海不封冻的可能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中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2 黄土高原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剖面图

材料3:在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极度缺水。当地广泛应用“水窖”这种存蓄雨水的水利设施。通常在田边路旁水流汇集的地方,挖掘瓶状土窖,内壁及底部均有防渗设施,除供人畜饮用外,还可浇灌农田,也起蓄水保土作用。
(1)据图分析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作用(2分)
(2)“水窖”能够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3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怎样影响环境统一变化过程的?(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4分)图A 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分布示意图,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气温(℃)
降水量(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3.0
17.2
149.8
36.1
1167.3

-9.6
16.4
12.2
69.9
398.7
 
(1)分别描述甲、乙两地冬季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差异的原因。(12分)
(2)据图比较R1、R2两河水文水系特征的主要差异。(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处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                                 ;当太阳直射点处于C、D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当太阳直射点处于F点时,在                              地区出现极昼现象(6分) 
(2)图2中甲→乙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北京的白昼在不断变            。(3分)
(3)图2中地球运行到丙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点附近,其公转速度逐渐      (变快、变慢)。(2分)
(4)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     (填字母)点时,东半球刚好全部在黑夜之中。在图2公转轨道上适当的位置描点标注近日点K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10分)

⑴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      图,此时为南半球的季节是       。(2分)
⑵图甲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                           ,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4分)
⑶图中A季风形成原因主要是                          。(2分)
⑷图中C表示南亚的          季风(风向)。(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1分)读我国2013年10月29日14时-30日14时降水量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l)归纳该时段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2分)
(2)描述西宁与兰州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3分)
(3)描述太原以东霜冻线的走向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4)“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阐释这一农谚。(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青海省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大省”和“富省”,但是2011年其旅游总收入仅: 2.3亿元,为江苏省的1/56。
材料二 2011年入青海省国内游客构成。

(1)材料中反映出的青海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青海近邻的西藏入青旅游的人却很少,分析其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