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驶抵中山站。读南极科考船航行路线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流经①、②附近海域的洋流,其性质分别是
A.暖流、寒流 B.寒流、暖流 C.暖流、暖流 D.寒流、寒流
21.科考人员沿途可观察到不同的陆地自然带景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中纬度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9、10题。
9.图中靠近现代大河的地点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中A处的海岸线自15世纪至现代,
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修建有护海大堤
B.大河河口不断摆动
C.红树林保护了海岸
D.海平面不断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下图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1)根据材料二,分析拉萨河的水文特征。(4分)
(2)结合图文材料,简述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拉萨市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为实现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写出北半球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画出风向。(10分)
(2)在气压带、风带中,相对多雨地带有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四川省境内位于北纬30o附近的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回答l2-14题。
12.贡嘎山垂直自然带最多,主要是因为贡嘎山
A.植被较丰富 B.距海洋较近 C.土壤较肥沃 D.相对高度较大
13.山麓自然带①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4.图中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人口净迁入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情况;反之,为人口净迁出。读下表,完成3-4题。
3、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4、关于城市④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必然导致人口老龄化 B.有利于该城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
C.必然加剧该城市住房紧张 D.可以缓解该城市用地紧张的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是
A.酸雨危害严重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消耗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11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
(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2分)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冷热不均→____①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② →大气___③_____ →热力环流。(3分)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用实线画出纸屑点燃后的等压面。(2分)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④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⑤___弯曲。(2分)
(3)上图中纸屑点燃一段时间后,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___。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