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赣州市十一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7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将开始影响新疆北部;19~23日,该股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下降14℃~18℃。
材料二:下左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
材料三:上右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
【小题1】此次寒潮是由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1976年寒潮频次高的原因?
【小题3】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小题4】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赣州市十一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7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将开始影响新疆北部;19~23日,该股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下降14℃~18℃。
材料二:下左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
材料三:上右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
1.此次寒潮是由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1976年寒潮频次高的原因?
3.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4.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城市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此时图中示意可以判断
A.城市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
B.a地大风降温,可能有降水
C.c地正刮西北风
D.b地雨过天晴
2.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7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将开始影响新疆北部;19~23日,该股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下降14℃~18℃。
材料二:下左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
材料三:上右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
1.此次寒潮是由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1976年寒潮频次高的原因?
3.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4.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我国东部地区常有各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发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重要影响。阅读左下图“某天气系统活动示意”图和右下图“我国部分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左图中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判断,位于中蒙边境附近的天气系统属于 锋。
2.目前,乌兰巴托的风向可能是 ,其源地位于 (气压)中心。
3.在这种锋面活动的影响下,我国北方冬季常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 )
A.强降水天气 B.沙暴或大风天气 C.台风天气
4.如果图中所示为该日“乌兰巴托时间”(东七区)12点整的锋面活动状况,锋面移动速度为40千米/小时,则锋面将于次日 时到达北京。锋面移至北京时可能出现 天气。
5.锋面过境后,北京天气状况的变化一般表现为:气温 、气压 、天气 。
6.如果该锋面出现在夏季,且移动速度很快的话,则出现( )天气。(选择填写)
A.大风或沙暴 B.狂风暴雨
C.大风与雨、雪天气 D.气温升高,雨过天晴
7.读右图后完成下列表格
A | B | |
灾害名称 | ||
多发季节 | ||
主要危害 | ||
所属天气系统名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