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粮食产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2.8亿吨左右上升到80年代的4.5亿吨左右,中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一事实反映了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

A.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B.市场需求量

C.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D.农业技术改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2005年苏州模拟)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某乡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情况,a点代表70年代,b点代表90年代。读图,回答(1)~(2)题。

(1)下面有关该乡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与实际情况吻合的是

[  ]

①耕地面积、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而粮食单产量却在减少 ②耕地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1万公顷增加到90年代的2.2万公顷 ③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150千克增长到90年代的180千克 ④该乡采取了退耕还林(草)措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西部开发应

[  ]

①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农业 ②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③向西部大规模移民,减轻东部的人口压力 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图是我国西部地区某乡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情况,a点代表70年代,b点代表90年代。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有关该乡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叙述与实际情况吻合的是

A.耕地面积、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粮食单产却在减少

B.耕地面积由20世纪70年代的1.0万公顷增加到90年代的2.2万公顷

    C.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150千克增长到90年代的200千克

    D.该乡采取了退耕还林(草)措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2)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应该

    A.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

    C.向西部大规模移民,增加劳动力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粮食产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2.8亿吨左右上升到80年代的4.5亿吨左右,中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一事实反映了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1. A.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 B.
    市场需求量
  3. C.
    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4. D.
    农业技术改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双选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目前这种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长江流域产区由20世纪70年代的30%下降到90年代的11%,而东北松辽产区则由20世纪70年代的11%上升到90年代的32%。据此完成1~2题
1、与东北松辽产区相比,长江流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     ]
A、农田土壤肥沃
B、耕地面积广大
C、水热资源丰富
D、复种指数较高
2、导致长江流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
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
C、所产粮食大量出口
D、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