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中GH⊥PQ,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


  1. A.
    23°26′ 
  2. B.
    46°52′
  3. C.
    66°34′
  4. D.
    不能确定

2.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


  1. A.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2. B.
    全球极昼范围扩大
  3. C.
    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
  4. D.
    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
1. C
2. C
试题分析:
1.根据“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这一信息,可以把MN平面看成黄道平面,角②即为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大小为66°34′。
2.根据“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这一信息,可以得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那么即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大大缩小,一地的气温年变化变小。春节时按一般情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的气温低,若直射点在赤道的话,北京的气温会升高。
考点:该题考查 黄赤交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下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的差距。读我国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下列各题。
项目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初霜日均值(日/月)2/104/1026/921/925/9
距平(天)+5+7-1-6-2
终霜日均值(日/月)3/521/515/522/520/5
距平(天)-14+4-2+5+3


1.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


  1. A.
    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2. B.
    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
  3. C.
    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4. D.
    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

2.该地有可能是我国


  1. A.
    海南岛
  2. B.
    四川盆地
  3. C.
    青藏高原
  4. D.
    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智利南部柴滕火山(42.0°S,72.4°W)某日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石。智利军警已启动紧急行动预案,要求当地居民撤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智利火山活动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1. A.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2. B.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3. C.
    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4. D.
    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2.此次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蔓延的方向是


  1. A.
    向西北方向
  2. B.
    向东南方向
  3. C.
    向东北方向
  4. D.
    向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题。


1.该地区


  1. A.
    集镇分为两级
  2. B.
    集市的周期为3天
  3. C.
    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4. D.
    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2.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1. A.
    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2. B.
    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3. C.
    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4. D.
    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形成此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1. A.
    地壳运动
  2. B.
    风化作用
  3. C.
    气象异常
  4. D.
    搬运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1. A.
    8日8时
  2. B.
    7日4时
  3. C.
    7日8时
  4. D.
    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1. A.
    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2. B.
    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3. C.
    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4. D.
    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密度变化图,图中所标注的等值线值为人口密度自然对数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M地的人口密度自然对数值可能是


  1. A.
    8.6
  2. B.
    8.3
  3. C.
    8.0
  4. D.
    7.7

2.陔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是


  1. A.
    人口分布峰值点增多,总体上趋于集中
  2. B.
    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增大
  3. C.
    人口分布向西和向南拓展比较明显
  4. D.
    人口逐渐向外迁移,人口郊区化即将来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09国际天文年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全球性活动,希望通过天文观察,激发个人的探索发现精神。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的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及方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太阳于方位①处落下时,该地当天的昼长为


  1. A.
    9小时
  2. B.
    12小时
  3. C.
    13小时
  4. D.
    14小时

2.当太阳于方位②处落下时,某人在正午时刻测得其身高恰好与影长相等,则该地是


  1. A.
    准噶尔盆地
  2. B.
    青藏高原
  3. C.
    横断山区
  4. D.
    三江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回答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1. A.
    93% 
  2. B.
    23%
  3. C.
    13% 
  4. D.
    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1.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2.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3.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4.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