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某流域某地某日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次降水发生在北京,带来水汽的最有可能是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2图中时距(降水最大值与河流流量最大值的时间间隔称时距)若变长,原因可能是该地

A. 上游湿地增加 B. 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 上游植被遭到破坏 D. 上游城市化的推进

【答案】

1B

2A

【解析】试题解析:

1】考中国气候。北京位于北方,为季风气候区,其中的降水主要取决夏季风(东南季风),选B

2】湿地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因此在上游修建水库后,时距会变长,A项正确;下游修建水库和下游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上游地区的径流无影响,BD项错误;上游植被破坏后其涵养水源能力会下降,因此会导致下游时距变短,C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副热带高压带是由(  )
A.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
B.热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
C.动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
D.动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下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A. 西北坡 B. 东北坡 C. 西南坡 D. 东南坡

21999年~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 人工育林 C. 降水增多 D. 毁林开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近二十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年降水量增加 B. 河流流量增加

C. 河流含沙量增加 D. 森林覆盖率上升

2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因素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加 ④灌溉面积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甲地在南非西南部 B. 乙地在欧洲西部

C. 丙地在内蒙古西部 D. 丁地在北美大陆西岸

2丁地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夏季风强

B. 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D. 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 冬季无结冰现象 B. 以雨水补给为主

C. 水位季节变化小 D. 下游径流量最小

2与1985~2000年相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 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 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 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 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很多,如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手段。其中,主要的手段是 ( )

A. 经济和法律 B. 法律和行政 C. 法律与教育 D. 技术与宣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材料2:“水循环示意图”。

(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哪一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环节关系最密切?

(4)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互联网提高了通信的效率,大大降低了用户信息交流的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