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492年,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28°,是为了( )

A.顺风航行 B.顺水航行 C.向西航行 D.向西南航行

2. 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

A.甲航段 B.乙航段 C.丙航段 D.丁航段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数据为28°,主要保持纬度不变,纬线指示东西,故是为了向西航行,C对,D错。与顺风、顺水无关,A、B错。

2.结合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规律,丁航段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航行较快,D对。其它航段是逆洋流航行,速度较慢。A、B、C错。

考点:北极星的高度与当地地理纬度的关系,洋流的分布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南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图中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根据年平均温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说明该地冬季气温的特征,并说明原因。(4分)

(3)图中G国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分析该国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实线和虚线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线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河岸

B.河岸的变迁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甲乙丙三处,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乙处以堆积作用为主

2.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不可能是( )

A.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B.防御洪涝,人工修堤

C.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D.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风起时波浪滔滔,宛如沧海;风静时波光潋滟,湖水连天。大湖西侧星罗棋布的小湖,湖水相通,萃草浓密,野莲成片,芦苇广布各种水禽栖集其间。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读下图回答下题。

 

1.关于下图中河湖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夏季输入该湖泥沙增加

B.甲河对该湖具有排盐作用

C.乙河对该湖具有补给作用

D.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2.造成该湖东、西两岸动植物分布差异的因素包括:①主导风向 ②沿岸坡度 ③土壤肥力 ④湖水盐度(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波密海拔2700-4200米 有“西藏的瑞士”、“绿海中的明珠”、“雪域的江南”等美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与这里地壳上升有关

B.雅鲁藏布江谷地形成是板块张裂后经河流侵蚀而成

C.图中年楚河和拉萨河反向流入干流是因为这里地势陡峭

D.藏南谷地可找到冰川冻融颗粒物由大到小有规律的分布

2.下列有关波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了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生物繁茂

②既可看到桃花又可看到油菜花盛开的美丽景观

③可产芭蕉、柑子、橘子、西瓜、甘蔗等农产品

④波密县境内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多分布于峡谷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澳大利亚多年平均A月、B月近地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A月为( )

A.1月B.2月 C.7月D.8月

2.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四十八中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区域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地区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2分)

(2)分析图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2分)

(3)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其成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大连四十八中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昼雨少

B.河谷盆地夜雨多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2.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热力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地形起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贵州贵阳市高三8月摸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