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b的气候类型为
A、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C、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
D、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2.a气候的成因是:
A、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B、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C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馆陶第一中学高二1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般说来,区域的发展要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地理要素的影响。区域自身的发展一般包括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当区域发展处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初期阶段时 ( )
A.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
B.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C.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
D.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
2.当区域经济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之后,成为区域发展主导力量的是( )
A. 先进的科技 B. 发达的交通 C. 丰富的资源 D. 充足的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东湛江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吐鲁番(89°E)晾制葡萄干的荫房。荫房设在房顶或山坡上,用土坯砌成,四壁布满小孔。吐鲁番葡萄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10%,葡萄干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图为晾晒葡萄的荫房。回答下列各题。
1.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2.
A. 散热 B. 通风 C. 避光 D. 挡雨
3.
A. 吐鲁番葡萄干的品质比其它地区的好
B. 吐鲁番新鲜葡萄的品质没有其它地区的好
C. 我国其它地区的新鲜葡萄市场供应量大
D. 吐鲁番新鲜葡萄在当地的销售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陕西汉中市高三上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陕西汉中市高三上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C.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广安市高二上月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3)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广安市高二上月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下列各题。
1.同学们考察A城和B城后发现两城主要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 )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2.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要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白城一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现已开始调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远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
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题。
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2.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3.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