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甲图中1月0°C等温线的走向。简析A处等温线向北突出的原因。(4分)
(2)欧洲大陆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类型依次是 、 。
植被类型的这种变化规律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分)
(3)简述海地北部的气候类型和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4)海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1分)简要分析海地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4分)
(17分)
(1)东段和西段:东西走向,中段:南北走向。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同纬度海水温度高于陆地温度;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温度升高。(每个要点1分,共4分)
(2)森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草原(温带草原) 从沿海向内陆 降水自西向东递减(水分条件差异) (共4分)
(3)热带雨林气候(1分) 北部处于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1分),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1分),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1分),形成地形雨。(每个要点1分,共3分)
(4)热带种植园农业(1分) 有利条件:纬度低,光热充足,适宜农作物的生长(1分);沿海和沿河有狭窄平原,地形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不利条件:飓风侵袭,风力强盛,洪水泛滥,农业受损严重(1分)。(每个要点1分,共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根据图甲可知:东段和西段:东西走向,中段:南北走向。图示A地一月0℃等温线向北凸出“凸低为高”,判断该处温度较周围高,结合A地的位置判断为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且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第(2)题,图示欧洲大陆自西向东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故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带。自然带的东西差异主要反映干湿度地带性分异,是由于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而形成。
第(3)题,根据图乙可推知海地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应从地形、洋流、信风风向来进行分析。
第(4)题,海地地处加勒比海,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热带种植园农业。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要辩证的看待,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辩证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欧洲西部及海地的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范围较广,通过甲、乙两图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及地域分异规律和海地的气候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条件。本题涉及范围广,对学生要求较高。解答时学生需较强的读图、析图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肥城一中2006届迎三检模拟训练(7) 地理 题型:06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向长江三角洲迁移。
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下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2)从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优势方面分析变化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西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甲图中1月0°C等温线的走向。简析A处等温线向北突出的原因。(4分)
(2)欧洲大陆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类型依次是 、 。
植被类型的这种变化规律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分)
(3)简述海地北部的气候类型和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4)海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1分)简要分析海地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甲图中1月0°C等温线的走向。简析A处等温线向北突出的原因。(4分)
(2)欧洲大陆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类型依次是 、 。
植被类型的这种变化规律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分)
(3)简述海地北部的气候类型和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4)海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1分)简要分析海地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甲图中1月0°C等温线的走向。简析A处等温线向北突出的原因。(4分)
(2)欧洲大陆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类型依次是 、 。
植被类型的这种变化规律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分)
(3)简述海地北部的气候类型和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4)海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1分)简要分析海地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