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城市1月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城市中心城区最可能位于 ( )
A.甲地附近 B.丁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乙地附近
2.该城市所在地区可能是我国 ( )
A.华北地区 B.江淮流域 C.海南岛 D.华南地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赣州十三县(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
A.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雨水、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白城一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 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在宁夏平原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过程
(2)说出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
(3)说出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白城一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来水减少 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库区水污染加剧 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2.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水库库容变小
C.水库清淤 D.水库下泄流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1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有力推进贸易、旅游、投资、交通、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图a为“一带一路”路线图。
材料二 叙利亚人口稠密,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阿拉伯世界的五个粮食出口国之一,出口棉花与小麦。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磷酸盐、天然气、岩盐、沥青等。工业基础薄弱,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只有几十年历史。叙利亚拥有著名的考古遗址,避暑胜地。伊拉克基尔库克油田出海油管经过叙利亚。图b为叙利亚及其附近区域简图。
图b
(1)陆上丝绸之路自欧洲到中国新疆地区的自然带依次为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该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2)结合材料,简述叙利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依据材料试分析该国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该国献计献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表。读表回答下题。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降水量(mm) | 15.6 | 466.6 | 777.4 | 205.4 |
1月平均气温(℃) | -8.5 | -6.6 | -1.2 | -9.0 |
7月平均气温(℃) | 27.4 | 23.5 | 23.9 | 23.6 |
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2.下列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 (西北、东南、华北、东北)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 (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
(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河流大多分布在 ,该地区河流特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是
①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②国内生产总值
③人均国民收入
④教育程度
⑤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⑥预期寿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下题。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入河泥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