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西递、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被誉为“画中的村庄”。

近些年来,到西递、宏村自驾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西递、宏村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距离黄山很近,旅游资源集群性优越;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逐渐走入平常人家;自驾游更加自由方便;该地交通设施、宾馆酒店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属于基础性试题,难度不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地理位置和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环境承载能力和政策等方面分析,结合题目材料可知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既有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也有多彩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丰富;距安徽黄山较近,旅游资源的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好;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近;且该地交通、酒店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而自驾游主要是因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人均拥有量大,自驾游出行自由方便。综上所述,近年来到到西递、宏村自驾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某地河流纵横,水量长年较大。古代,该地区的牧民往往居住于距河流较远的区域。冬季,该区域的妇女在盐度较高的湖中凿取厚厚的冰块,过着一年中最忙和最辛苦的日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 辽河平原 B. 天山牧区 C. 青藏高原 D. 黄土高原

2牧民居住于距河流较远的区域,其主要原因是

A. 保护水源 B. 躲避灾害 C. 便于放牧 D. 利于防卫

3该地区冬季妇女采冰主要是用于

A. 生活用水 B. 夏天降温 C. 冰饰雕刻 D. 乳酪制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经大面积开发,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出现诸如气候变干、旱灾增多等环境恶化现象,于是国家决定不再垦荒,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属于沼泽的主要功能的是

①水源地、蓄水池 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节气候 ④保护农田,防风固沙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河流,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

A. 松花江 B. 嫩江 C. 鸭绿江 D. 图们江

3有关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B. 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C. 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D. 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两年三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湿地是中国首批7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素有“珍禽王国”、“候鸟天堂”、“中国第二长城”之美名。近年来,由于湖区不合理开发,令鄱阳湖湿地面临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 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 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 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2“夏秋水天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这种景观的形成说明(  )

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显著 ②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显著 ③人类活动、地表状况的季节变化显著 ④气旋、锋面的季节变化显著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3对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是(  )

A. 填湖造田 B. 建养鱼池 C. 种植水稻、莲藕 D. 维持现状,开发旅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夏日湖天一色,冬日雾凇奇特,湖岸峭壁高耸、怪石林立、温泉广布。1996年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和自然保护名录。2016年以来游客大量涌入湖区,沿岸民众多有抱怨。当地人较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旅游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收入。

简述促进贝加尔湖沿岸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A. “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 “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

C. “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 “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

2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

A. 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

A. 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 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C. 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 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区域划分的标准是根据自然地理的差异

B. 一个区域的内部是绝对一致的

C. 区域的边界都是十分明确的

D.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铁在许多城市的交通中,已承担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合肥地铁1号线2012年6月1日动工,是一条南北向线路,首期运营线北起合肥火车站,南至滨湖新区九联圩站,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这也标志着合肥市民迎来了“地铁生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地铁交通的优点的是(  )

A. 节省土地 B. 节约能源

C. 减少污染 D. 抵御灾害能力强

2地铁交通对合肥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有(  )

①居住空间向郊区转移 ②居住空间向站点附近集中 ③形成新的商业圈 ④中心商务区因交通条件变化地位有所下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