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雨岛效应”密切相关。“雨岛效应”成因主要有

工地面硬化,地表径流下渗困难

② 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③ 城市化挤占瑚泊河道,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④ 空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充足

⑤ 高大建筑物密集,风速减小,降水云系滞留

A. ①②⑤⑥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B

【解析】

试题分析:

工地面硬化,地表径流下渗困难,是地表径流量大的原因,①错。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上升气流强,容易形成降雨,②对。城市化挤占瑚泊河道,调蓄洪峰能力下降,与“雨岛效应”无关,③错。空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充足 ,便于水汽凝结,④对。高大建筑物密集,风速减小,降水云系滞留,导致降水多,⑤对。所以B对。A、C、D错。

考点:城市内涝,城市热岛效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仁寿县高三5月冲刺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表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辐射量随坡度不同而不同。下图为某山地坡面七月份太阳辐射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该山地坡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阳坡 ②阴坡 ③迎风 ④背风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长春市高三模拟(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的学生连续三天实测当地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和正午标杆影长记录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日出

日落

下午标杆影长

第一天

723

1734

182cm

第二天

722

1735

180cm

第三天

7231

1736

178cm

 

1.此时段(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远日点

D.射入屋内的阳光面积达全年最小

2.关于此时段所属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B俄罗斯北部有候鸟迁入

C我国西南山区易发生泥石流

D吉林松花江适宜观赏雾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 10 分)【旅游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及相关景观示意图。该地在距今 l 万至 300 万年期间为冰雪覆盖,景观处岩层基本上由花岗岩组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l )据景观图判断,北大山地貌形成与平顶山上刃脊、角峰地貌形成外力作用的差异。 ( 4 分)

( 2 )依据材料,简要说明该地区积极开发旅游业的条件。( 6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阿根廷科学家最新研研制的一种牛“背包”,以收集牛排放气体。据调查报告称,全球共有10. 5亿头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牛“背包”若全球推广,其产生的最大效益是

A .经济效益 B .社会效益 C .科技效益 D .环境效益

2.不属于阿根廷发展“牧牛”业主要区位优势条件的是

A .气候条件 B .土地租金 C .交通条件D .科技力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丰台区高三第二学期统一练习文综地理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该地区

A.曾发生过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岩石形成 ① 早于 ② 、 ② 晚于 ③

C. ④ 处岩石受挤压容易被侵蚀

D. 地形以背斜谷、向斜山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云南蒙自一中高三五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201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入围事件一:鄱阳湖“干渴”成蓼子花海11月4日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与历史同期相比,鄱阳湖水面偏小32%。蓼子草花迅速进入盛花期,出现百年不遇的花海奇观。

入围事件二:暴雨致松花江、黑龙江干流出现1999年以来最大洪涝灾害。

材料二

(1)对比图1中甲、乙两地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10分)

(2)分析冬季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的原因(8分)

(3)专家认为,鄱阳湖的干旱和东北的洪涝与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有关。试从积雪冰川的减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云南省高三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勒拿河下游地区多沼泽,右图中的水温分布特点会导致一种沼泽形成因素的产生,则该因素最常出现的河段是

A.甲附近河段 B.乙附近河段 C.丙附近河段 D.丁附近河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辽宁省分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0积温”是一年内≥10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秦岭—淮河一带大约是4500)。某研究人员按两个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A—F的变化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 D.由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某地水热状况与B地区相似,则该地

A.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B.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C.河流冬季结冰期较长 D.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