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周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 )
A. 原始鱼类 B. 古老的两栖类
C. 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 D. 蕨类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新高三零诊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海峡图,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1.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极地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A. 太阳直射 B. 草场广布 C. 极光绚烂 D. 森林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黄石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文科综合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最冷月均温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A.巴西利亚附近的草原一片葱绿
B.青岛的海滨浴场人满为患
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中国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 )
A.模式1 B.模式2 C.模式3 D.模式4
2.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2.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 D.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乎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等五校高三地理上第一次联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地某一时刻的太阳光线,该地的纬度范围是
A. 23.5°N~66.5°N B. 35°N~90°N
C. 31.5°N~78.5°N D. 55°N~66.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摸底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95万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大陆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阶段分别为( )
A.约0.22‰ 初期阶段 B.约5.22‰ 中期阶段
C.约10.22‰ 中期阶段 D.约8.22‰ 后期阶段
2.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加数量高于乡村常住人口减少数量,是因为( )
A.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于乡村
B.城镇人口没有对外迁移
C.城镇增长的人口除农村迁入的人口外还有自然增长的人口
D.乡村人口死亡率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