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城市城市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B.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城市化缩小了城乡差距
D.城市郊区化又叫逆城市化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小城市周围比较明显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图示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道路,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
公路一是________;公路二是________。
(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Ⅰ、Ⅱ、Ⅲ三个方案,你认为较合理的是________。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应在________和________城市之间建设一条公路。
(4)该地区有两条河流——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修建________来形成本地区的内河运输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该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公路,据公路建设一
般原则判断:公路一是________,公路二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5分)
(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
为________较合理。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你认为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在________和________城市之间应建设一条公路。(2
分)
(4)该地区有两个天然水系——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
潜力,可以建设________________来形成本地区的统一内河运输网。(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辽宁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城市城市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B.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城市化缩小了城乡差距
D.城市郊区化又叫逆城市化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小城市周围比较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道路。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公路一是____________,公路二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计划在A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图中Ⅰ、Ⅱ、Ⅲ三条线路),你认为________较合理。三个方案的优缺点分别是:
Ⅰ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Ⅲ________
________。
(3)你认为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城市之间应建设一条公路。
(4)该地区有两个天然水系——青义河和楚林河,两河均可通航。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潜力,可以通过建设________来形成本地区的统一内河运输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