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地面沉降已经是城市不能承受之痛,下图是北京市地面沉降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有关问题。

(1)地面沉降会给北京市带来哪些危害?

(2)列举防治地面沉降的相关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邯郸市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位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没有登高山,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这位游客出游的季节最可能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这位游客若乘火车,最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

A. 陇海――兰新线 B. 京哈――京广线

C. 京广――京包线 D. 浙赣――湘黔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第三次检测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春夏,由于持续的大雨和暴雨,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现象。武汉等城市相继出现城市看海的尴尬景观。针对这种现象,国务院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 “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中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②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③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④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湿地与绿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活动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的是

①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网 ②铺设透水路面 ③建设与改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

④建设地下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 ⑤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列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对于甲气候类型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3~5月光照强烈 ②6~9月云量多 ③10~12月湿度大 ④1~2月西南季风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衔接文科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活动规模不受承载能力的限制 B. 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的承载能力

C. 活动规模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要相适应 D. 活动规模越大,环境的承载能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衔接文科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黄山以”三奇四绝”著称于世,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 奇松 B. 怪石 C. 云海 D. 温泉

2.下列旅游胜地中离我国主要旅游消费市场较近且接待能力较强的是

A. 五大连池 B. 西湖 C. 石林 D. 张家界

3.“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 把握时机 B. 抓住景观的特点

C. 以情观景 D. 选择观赏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市高二地理阶段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为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沈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每空1分)

材料一:2016年11月22日凌晨日本福岛附近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

材料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的传播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福岛的居民会感觉到身体_______。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

A.外地核 B.岩石圈 C.下地幔 D.软流层

(3)图中A、B所表示的两个不连续界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圈层叫做________。

(4)地震波F为_______波(填横波或纵波),根据地震波向地球内部波速变化

可判断D层和H层的物质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