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表反映1980—2006年我国某农作物主产省区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单位:千公顷,“—”表示种植面积减小)。读下表,完成1—2题。

1、该农作物最可能为

[     ]

A.甜菜
B.水稻
C.花生
D.棉花
2、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有
①劳动力价格②市场距离③国家政策④热量条件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6·广东地理改编)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见下图

资料2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资料3     下表是资料1图中A一B线上某乡的有关资料。

自然环境

海拔高度(米)

1600

年降水量(mm)

350

≥10℃积温(℃)

2997

土壤侵蚀强度(吨/年·平方公里)

5200

植被覆盖率

1900年

较高

2005年

显著降低

人均耕地(公顷)

1970年

0.57

2005年

0.23

灌溉面积(公顷)

0.0

每公顷土地投入成本(元)

4185

土地产值(元/公顷)

5610

耕作方式变化

1955年~1980年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歇地

1981年~2005年

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l)根据资料l,从B至A反映出____和____地域分异规律。

(2)根据资料2,当年降水量小于300毫米时,森林的覆盖率较低,降水的侵蚀力____。当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当年降水量超过450毫米之后,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明显________。

(3)根据资料3,从干湿区上划分,该乡属于____区,耕作制度是______。

(4)根据上述资料,目前该乡的人地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一期中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为69 079万人,乡村人口为65 6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下表为我国历年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表,据此完成题。

时间

1949

1954

1978

1980

1990

1992

1996

2000

2002

2006

2011

城市人口

比重(%)

10.6

15.35

17.92

19.39

26.41

27.63

29.37

36.22

39.09

43.9

51.27

1.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年提高,反映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

A.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B.人口规模的逐年扩大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D.国家对城市建设的日益重视

2.题中材料反映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下列省区市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肯定超过51.27%的是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青海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至2006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一”表示种植面积减小)。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1980年至2006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为(    )

A.由东向西再向南       B.由南向北再向东

C.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D.由北向南

2.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有(    )

①劳动力价格            ②市场距离          ③国家政策          ④热量条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至2006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一”表示种植面积减小)。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1980年至2006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为


  1. A.
    由东向西再向南
  2. B.
    由南向北再向东
  3. C.
    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4. D.
    由北向南

2.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有
①劳动力价格   ②市场距离 ③国家政策 ④热量条件


  1. A.
    ①③
  2. B.
    ②④
  3. C.
    ①②
  4.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