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5~6题。
5.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6.如果遮阳板安装高度变低或者加长遮阳板,该设计适合的地区是( )
A.40°N B.20°N C.20°S D.40°S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a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b为该区域中A城市一年中气温变化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国主要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2)描述图中AB段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3)分析A城市发展棉纺织业的有利条件。(6分)
(4)甲国农业非常落后,可耕地面积约37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2%,简述该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
17.以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人口迁移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现象,造成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因此说明各类人口迁移在数量上( )
A.①<② B.①>② C.③<④ D.③>④
19.图中国内人口迁移对美国人口造成的影响是( )
A.南部地区就业压力加大 B.东北部地区养老负担加重
C.南部地人口老龄化加快 D.东北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天山大峡谷山坡陡峭狭长,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如图8所示。图9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9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5.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图9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7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智利火山地震多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3分)
(3)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其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C地区远离赤道,但和赤道地区的自然带相同,请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5~16题。
15.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16.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某区域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主要原因是( )
A.寒流流经 B.寒暖流交汇 C.暖流流经 D.冬季风南下
30.图中B、C、D海区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海洋、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温带大陆、热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热带草原、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式、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__, 试简述其理由。(3分)
(2)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2分)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度分布”(单位:ppm),回答38~40题。
38.甲、乙两地土壤含盐度高,分别是因为 ( )
A.化肥使用量过大、不合理灌溉
B.不合理的灌溉、化肥使用量过大
C.海水入浸、不合理灌溉
D.排放工业废水、化肥使用量过大
39.导致甲区域土壤含盐度高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
B.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导致入海径流量大减
C.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
D.地壳下沉,海洋面积扩大
40.据图判断,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含盐度分布规律为 ( )
A.自北向南、自东向西递增 B.自东西向中间增加
C.自河流向两侧增加 D.自内陆向沿海、自河流向两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