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8分)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表是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

 
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比例(%)
苏州河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指数高污染严重)
年份
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城市绿地
道路用地
其它用地
1989
44
22
2
12
20
7.2
2000
32
29
4
13
22
4.8
2006
18
34
8
16
24
4.4
(1)图中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形成图中丙岛的外力作用方式是________作用。(4分)
(2)图中化学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4分)
(3)苏州河水质不断变好,其原因主要是工业用地面积____、城市绿地面积________。(4分)
(4)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8分)
(5)简述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发展的影响。(8分)


(1)甲,流水(河流)堆积。(4分)
(2)接近消费地;不易污染市区;交通便利(两个要点4分)
(3)减少;增加;(4分)
(4)上海市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促进了周边地区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8分)
(5)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就业;增强上海市的综合实力等。(8分)

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位于市中心的甲地,图中丙岛是崇明岛,是河流堆积作用而成的。
(2)图中化学工业区布局在上海市南部远郊的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对市区污染少,同时能满足城市对化工产品需求。
(3)根据材料二可知,苏州河水质不断变好,说明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这是由于工业用地面积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
(4)此问注意对概念“城镇化”的理解,城镇化是主要表现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和农业用地想非农业用地的转化。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周边地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促进了周边地区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5)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上海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源消费结构、城市环境、经济发展质量、综合实力等方面。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同时促进就业,增强上海市的综合实力。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3000多亿元。下图为“山东省西南部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图示主城区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6分)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汽车的拥有量增长迅速。城市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指出汽车尾气排放量过大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减少此类问题发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中东部的灰霆天呈爆发式增长。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并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
(2)相关研究表明,某些大城市交通污染已超过工业污染成为第一污染源。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8分) 读瑞士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瑞士地形图

材料二: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连接东、西欧和南、北欧“十字路口”上的内陆山国。国内人口稠密,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但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瑞士拥有很悠久的中立国历史传统,自从1815年以后从未卷入过战争,政局稳定,社会祥和。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极高,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钟表业、金融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发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众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云集瑞士。
(1)瑞士地形以                         为主。(4分)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分析依据是此处等高线        ,说明地势比较            ,有利于人口分布(6分)。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图中瑞士境内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_______,原因是                            。 (6分)
(4)依据材料,分析众多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6分)
(5)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瑞士发展钟表业的合理性。(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30分)截至2006年底,伊朗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伊朗90%的油井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伊朗及相关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德黑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新月沃地”(下图中弯月形状的地带)是古代农业摇篮地区之一。

(1)伊朗是地震多发国家,因为其位于        地震带附近。材料一中的A地位于     板块上。A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波斯湾盛产的能源主要通过材料一中的B          海峡输出。(8分)
(2)德黑兰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影响其降水的主要气流是                  。(4分)
(3)材料一中的炼油厂①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炼油厂②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4分)
(4)简述“新月沃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6分)
(5)简要分析“新月沃地”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生态问题?如何避免这些生态问题出现。(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 第聂伯河相关资料(见表2、表3)。
表2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季
冬季
比例
61%
24%
15%
表3
河段划分
上游
中下游
多年平均径流量
1 380 m3/s
1 670 m3/s
(1)简述第聂伯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4分)
(2)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分析乌克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说明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乙是其区域简图。

(1)乙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2分)
(2)分析乙图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3)甲图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均较大,试分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2分)第22届冬奥会将于2014年2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索契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图甲                                图乙
(1)加拿大温哥华是2010年冬奥会主办城市。读图甲和图乙,指出索契和温哥华地理位置的共同点。(4分)
(2)读下表,说出温哥华相对于索契冬季日照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城市
 
12月
 
1月
 
2月
 
日照时间 (小时)
 
索契
 
86.8
 
96.1
 
106.4
 
温哥华
 
52.7
 
55.8
 
86.8
 
降雨日数 (天)
 
索契
 
14
 
13
 
10
 
温哥华
 
21
 
19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