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中M为35°纬线,且该地常年盛行西南风,序号表示洋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北大西洋中低纬大洋环流 B. 北太平洋中高纬大洋环流
C. 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 D. 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
【2】
A. ①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B. ②洋流海区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C. ③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
D. ④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尺度较大的甲、乙两个地形单元示意因,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形单元典型的地理特征是( )
A. 高寒 B. 干旱
C. 湿润 D. 半湿润
【2】有关甲、乙两地气温差异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天:甲地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
B. 白天:乙地地面辐射弱,气温较低
C. 夜晚:甲地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
D. 夜晚:乙地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我国陕西省地理事物示意图,右图为西安建成区面积和城镇人口变化曲线。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位于陕北的延安市森林覆盖率不足10%。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16.3%猛增到2015年的46.35%,增速为全国第一。市内河流输沙总量也由1996年的268亿吨减少到2015年的1.93亿吨。
材料三 陕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该省矿产资源主要有露天开采和矿井采掘两种开发方式。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延安市植树造林对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
(2)说明西安市城市化对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改变。
(3)说出陕西省矿产资源开采对当地水资源的主要影响。
(4)渭河平原是陕西省重要的农业区,“春旱”也更为严重。说明“春旱”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亚洲某国略图,①是该国最大城市,该国将首度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该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不利条件。
(2)比较①、②两城市的区位差异,完成下表。
(3)分析该国迁都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目前还不能作为工业冷却水源,因为它是咸水
B.海水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C.目前,海水运动具有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洋流发电
D.目前,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主要在近海,还有少量远洋渔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某大陆沿某纬线植被类型示意图,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完成题。
【1】①地的洋流是
A.寒流,自南向北流
B.寒流,自北向南流
C.暖流,自南向北流
D.暖流,自北向南流
【2】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B.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
C.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
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A. 美国“硅谷” B. 德国鲁尔区
C.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D. 长江三角洲
【2】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A. 侨乡 B. 政策 C. 交通 D. 劳动力
【3】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
A. 政策优惠 B. 科技发达 C. 劳动力廉价 D. 产业升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 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 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
D. 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
A. 反映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 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 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与我国新疆接壤的邻国分别属于
A. 西亚、中亚地区 B. 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
C. 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D. 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北亚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