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雾凇通称“树挂”,其形成过程是: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白天的气温比较高,空气中的水分在白天形成雾,而接近晚上,随着气温的降低,雾气和水汽遇冷凝华在枝叶上形成冰晶。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最易出现“雾凇”美景的是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2在著名的雾凇的观赏胜地,当地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这说明

A. 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B. 观赏“雾凇”须选择观赏时机

C. 正午时分,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D. 只有有雾的夜晚才能形成“雾凇”

【答案】

1D

2B

【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题意:雾淞通称树挂,其形成过程是: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白天的气温比较高,空气中的水分在白天形成雾,而接近晚上,随着气温的降低,雾气和水汽遇凝华在枝叶上形成冰晶。图中D地附近有松花湖,水汽充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根据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说明在不同时间观赏到不同的景象,说明观赏雾凇须选择观赏时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 B.

C. D.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经历了图示过程的是( )

A. 埃及 B. 泰国

C. 德国 D. 印度

3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处于图中的哪一阶段( )

A.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世界上四国的主要进出口贸易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国最有可能是

A. 德国、埃及、日本、巴西B. 德国、印度、日本、巴西

C. 巴西、美国、印度、德国D. 巴西、德国、埃及、日本

2印度、中国、斯里兰卡共有的大宗出口农产品有()

A. 稻米B. 咖啡C. 棉花D. 茶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格陵兰岛(如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下右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

A. 阻挡雨水杂物 B. 美化城市环境

C. 防止人为践踏 D. 减少建设成本

2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

A. 安全问题 B. 大气污染问题

C. 拥堵问题 D. 内涝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葡萄起源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现在世界多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20°N~52°N及30°S~45°S、海拔400~600米的地区。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读智利葡萄产区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智利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

A. 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B. 凉爽多雨,云雾缭绕

C. 炎热干燥,水源不足D. 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2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

A. 地处山谷B. 海拔较高

C. 靠近大洋D. 邻近沙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松,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喜温湿、耐贫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新西兰对该松树进行大规模种植,尤以北岛最为集中,并成为许多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凭借现代遗传育种和集约经营管理,新西兰松成为高产速生树种,新西兰仅用国土面积的6%,超越俄罗斯及美国成为世界针叶林木材出口第一大国,相关林产品如原木、人造板、纸浆等源源不断进入国际市场,松林产业已成为该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下为新西兰北岛示意图。

(1)简析新西兰北岛发展该松林产业的优势条件。

(2)新西兰人工松林采伐时多采用“小面积间隔采伐”,请分析原因。

(3)有人认为新西兰松引种中国前景广阔,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公元前4000年以来,沿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通过考古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麦和小麦。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巴里坤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公里。下图示意不同年代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

(l)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是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进程加速最明显的时期,找出判断的证据。

(2)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丝绸之路沿线逐渐形成“小麦/大麦一粟黍一畜牧业的混合型绿洲农业”的生产模式,分析其原因。

(3)在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中,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元年期间的遗址较多且数量稳定,推测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木桶效应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木桶效应”原理,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图中决定环境承载为的是

A. 土地资源B. 森林资源C. 矿产资源D. 水资源

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提高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③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④实行计划生育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