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D.工矿开发
小题2:材料二反映出    
A.同一植被条件,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小题3:材料二反映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比例尺是1/4 000 000,请据图回答。

小题1:.图中河流所跨纬度约为(  )
A.1°  B.2°
C.3°D.5°
小题2:当该区域发生自然灾害时,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最易发生泥石流B.乙地最易发生滑坡
C.丙地最易发生河水泛滥  D.丁地最易发生旱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多在1000—2000米。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地表裸露,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7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水土流失人一地系统关系示意图

(1)结合材料二,试从自然地理背景及人类活动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8分)
(2)水土流失可能会对地理环境造成哪些危害?(6分)
(3)请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状况,提出合理化的整治建议。(开放题)(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黄河中游主要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区,该地区古代森林茂密,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据此回答。
小题1: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
A.钢铁工业B.煤炭工业C.纺织工业D.机械制造业
小题2:上述工业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①水土流失 ②大气污染 ③生态系统破坏 ④水源污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小题3: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①多大风天气;②夏季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过度开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4:综合治理与开发黄河中游流域的主要措施有  (    )
①对矿区土地进行复垦 ②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 ③疏浚河道 ④植树种草 ⑤修建水利工程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塬是黄土高原上流水侵蚀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它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图6是“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6中最有可能表示黄土塬地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保护黄土塬的措施主要是
A.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B.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D.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小题3:有关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发展种植业,努力建设林业基地
B.大力发展畜牧业,建成畜产品出口基地
C.退耕还林还草,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D.积极垦殖荒地,缓解人地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元旦这天日出时绘制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新月形沙丘素描图,据此回答3~4题。

小题1:图示地区盛行风向是
A.西北风B.西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小题2:该沙漠南部边缘占绿洲相继被迫放弃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B.全球气候变暖
C.露天采矿D.过度垦耕、樵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差
B.没有良好的市场条件
C.所处位置不佳,与北京、天津、郑州等工业中心相距远
D.公路、铁路等交通比较便利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A.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B.提高了煤炭资源的蕴藏量
C.加快了产业向国外的转移
D.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
小题3: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D.减轻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据此回答32一34题:
小题1:西北干旱地区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                              
A.冰川融水B.河流水
C.湖泊水D.深层地下水
小题2: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小题3: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①以粮为纲,有粮不慌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人口众多并快速增长              ④大量挖采中药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乔木,提高植被覆盖率
B.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C.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