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不会加剧海洋污染的扩散
B.顺着洋流航行更浪费燃料
C.寒流对大气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有上升流的海域鱼类资源丰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阴坡
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
D.乙地较丙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2.若b为12°C等温线,则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
A.8 B.9
C.11 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2.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表”推断,雪线高度各处不同的原因,正确的是( )
A.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雪线高
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故雪线低
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雪线高
D.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故雪线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5亿。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波及能力指数反映某一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指数越大,表明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辐射能力越高。下图反映了中原经济区主要经济部门的波及能力指数变化情况。
(1)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处于 (自然带)向 (自然带)的过渡地带。(3分)
(2)图中淮河中游支流分布特点是 ,汛期出现在 (季节),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2分)
(3)波及能力高且持续上升的工业部门是 ,试分析发展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5分)
(4)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周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我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回答下题。
资源类型 | 主要分布省区 | 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平均少(%) | 平均资源丰度比全国平均多(%) |
耕地资源 | 黑龙江、吉林、宁夏、云南、 西藏、甘肃、青海 | 0.56 | 66.24 |
矿产资源 | 辽宁、四川、湖北、山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江西 | 0.02 | 4 |
能源资源 | 山西、云南、四川、陕西、 贵州、西藏 | 0.11 | 5.68 |
森林资源 | 西藏、黑龙江、吉林、云南、 四川 | 0.27 | 1496.59 |
1.四大资源都多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 B.云南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
2.表中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是( )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森林资源
3.我国“资源诅咒”最不明显的区域是(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1.若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界线的地方时为0时,阴影部分为4月5日,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4月4日12时40分 B.4月5日12时20分
C.4月6日12时20分 D.4月5日12时40分
2.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
B.伦敦的白昼长于北京
C.华北地区正值雨季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一、十中、铁一中)三校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表。
材料三: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黑海岸边的俄罗斯索契市举行,下图为“索契地理位置及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图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的形成原因。(8分)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8分)
(3)索契被称为冬奥会有史以来最温暖的举办地,读材料三分析索契冬季温暖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