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英国伦敦举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如巨人之路(由巨大的六角形玄武岩自然形成的岸堤)、西部高地地质公园(以曲折的海岸线和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闻名)、伦敦塔桥、大本钟、圣保罗大教堂等,体现出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奥运场馆在赛后可作为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属于________(自然/人文)景观。
(3)分析本次奥运会对英国旅游业的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潜在蒸散量是指大片而均匀的自然表面在水体保持充分供应时的蒸发量,是由天气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实际蒸发量的理论上限。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中国特有的高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下表示意若尔盖湿地各季节潜在蒸散量(mm)的每十年平均值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71—1980 | 1981—1990 | 1991—2000 | 2001—2010 | |
春季 | 229.0 | 220.5 | 225.4 | 233.4 |
夏季 | 287.8 | 282.3 | 291.6 | 290.0 |
秋季 | 144.8 | 145.4 | 150.2 | 156.4 |
冬季 | 97.1 | 97.2 | 91.3 | 101.0 |
【1】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
A.四季均为波动上升 B.冬季变化最稳定
C.总量呈波动上升 D.秋冬差值大于春夏
【2】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的变化预示着该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降水量增加
C.气温趋于下降 D.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人是9月9日的生日,他相在一年内连续过两个生日,下列做法能实现的是( )
A. 在东十二区过完9月9日,再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B. 在西十二区过完9月9日,再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C. 在西十二区过完9月8日,再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
D. 在东十二区过完9月8日,再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
近年束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旅肄业态越来越丰富。如在长三角地区的德清、奉化等地乡村,在华跨国移民投资乡村旅游,经营民宿、度假村、庄园、俱乐部、休闲餐饮等,被形象称为“洋家乐”。“洋家乐”不仅满足外籍游客群体的需要,而且客源地扩大到中国游客。
分析在华跨国移民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经营“洋家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能源中,属于太阳辐射能范畴的有( )
①核能 ② 潮汐能 ③ 煤炭 ④ 风能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
①有线电话的突然中断;
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亚寒带地区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平均周期是11年;
④扬尘、沙尘暴天气的出现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平谷地区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平谷地区(见下图)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桃乡”的称号,每年都举行平谷国际桃花节、金秋采摘节.该地区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山间小盆地,独立水系,周围群山储藏着大量富钾火山岩.平谷大桃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口味佳.桃树为落叶小乔木,夏末成熟.桃树喜光、温暖,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水湿.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
(1)分析图中A地比B地年降水量多的原因。
(2)平谷大桃口味佳,简析该地区发展大桃的优越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雾凇来临时,吉林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以下沿岸十里长堤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与其他地区雾凇相比,吉林雾凇具有频次大,时间持续长的特点。
分析吉林市雾凇的形成原因以及该市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技术员日记片断:“今日风止天晴,气温始降,田里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一堆一堆潮湿柴草,浓烟遮盖着田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日记记录的时间和地区可能是
A. 春夏季,华北平原 B. 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
C. 5-9月份,三江平原 D. 12月-次年3月,华北平原
【2】农民燃烧潮湿柴草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是
A. 增温,增强太阳辐射 B. 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C. 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D. 促进小麦生长,增加CO2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道中梁山将武汉市九龙坡区分割为东西两城。在东城提档升级的同时,九龙坡区以东西协调发展为题,通过“西城再战”,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市时代”迈进。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九龙坡区西城处于“城镇时代”,东城处于“城市时代”,二者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历史基础 C.国家政策 D.自然条件
【2】九龙坡区西城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关键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产业结构调整 C.地方政府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3】西城将通过建“今天的园区”为“明天的城区”,促进产业与城市同步发展,努力建设“融合型”城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城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 B.西城城市化会促进工业化
C.工业化和城市化是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D.西城的城市化会抑制工业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