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1984年后,我国流动人口数呈逐步上升趋势?
(2)1984年后,我国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如何?
(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1)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后,农民开始可以向集镇流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市各项不利于人口迁移、流动的政策逐步取消,如从粮油到生活资料的全面开放,彻底改变了80年代中期以前人口流动的种种障碍,使得人口流动起来成为可能。 同时,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不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城务工是他们最先的选择;我国长期各种政策造成的城乡,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客观上又是人口由中部、西部向东部流动的吸引力。因而形成了1984年后我国流动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 (2)1984年后,我国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性的,行为目的以务工经商为主;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面试题。
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A.稳定上升 B.波动上升 C.稳定下降 D.没有变化
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促使我国这种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下面试题。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下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城市等级规模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小题1】城市化水平的含义是指 ,从图上看,200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 。
【小题2】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速度分析,我国三大地带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是
【小题3】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重点发展小城镇,向来存在争论,请根据你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分析这两种发展思路各有哪些利弊。
【小题4】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四大城市群,其中以上海为中心的是 城市群,位于南部沿海地区的是 城市群。
【小题5】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分析人口迁入对大城市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下面图示2和图示3为我国2001年跨省流动和城乡人口流动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中,流出人口最多的是 省,流入人口最多的是 省。引起我国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经济因素或自然因素)。
(2)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中,城市人口流入的比例是 ,乡村人口流出的比例是 ,体现出我国人口主要是由 (城市、乡村)向 (城市、乡村)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