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Q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
A.河网稠密,地块小,土壤黏重B.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劳力严重流失
C.城市化发展快,非农用地增多D.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分析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能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解答 解:Q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主要是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非农用地增多,劳动力价格提升;为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为主.
故选:CD.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特征,并结合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区域地理概况的整理和归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东、西侧春玉米获得最大光合有效辐射的时间差异及根本原因是(  )
A.西侧早于东侧,地球的自转B.东侧早于西侧,地球的自转
C.西侧早于东侧,地球的公转D.东侧早于西侧,地球的公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树轮指数(每一树轮宽度/常态期望值宽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读图1“我国寒暖变化的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树轮宽度与气温、降水等要素相关.仅从气温考虑,由图可知,1949年我国气候处于寒冷(寒冷,温暖)期;1850一195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寒暖波动.
(2)图2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是乙.
(3)简述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4)环境管理就是对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读图1甲“亚洲某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图1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区域农业生产特点: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和机械化水平.
(2)甲图a区域对应的是图2中的A(填字母)气候类型.
(3)a和b区域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
(4)乙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写出该农业地域类型优越的区位条件: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广阔的草场,交通便捷.
(5)我国内蒙古、新疆牧区可以借鉴乙区域牧牛业的经验有: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打井,提供灌溉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甲、乙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阴影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图甲中阴影地区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其生产特征还有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
(3)图乙阴影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玉米、小麦.
(4)图乙阴影地区典型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并且地广人稀,除此之外,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还有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甲、乙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各国机械化水平均较低
B.甲区域各国的气候特点均是高温多雨
C.乙区域的农业具有良性生态循环的特点
D.乙区域的农场生产规模小,但机械化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①和③相同的区位条件是(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地广人稀
C.气候温和湿润D.距海港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自然灾害“沙尘暴”的主要成因是(  )
A.靠近冬季风源地B.地壳运动活跃C.位于沿海地区D.夏季多暴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