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3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10.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 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某时刻地球表面太阳高度分布状况(M点太阳高度为90°,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自里向外依次为60°,30°,0°),读图完成(1)—(4)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点 B.10点      C.14点     D.20点

(2)图示日期前后,北京地区发生的现象,可信的是(    )

       A.天安门广场国旗班5:30升国旗

       B.海内外游客登香山观赏红叶

       C.北大的学生在未名湖上溜冰

       D.北京市民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3)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悉尼、雅典、新加坡均为多雨季节      

B.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河流正值枯水期

       C.白令海峡夜幕深沉、好望角夕阳似火   

D.我国东南沿海附近海域处于休渔期

(4)①、②、③、④四点比较,正确的是(    )

       A.这一天①点比②点先看到日出  B.①点盛行西南风、③点盛行西北风

       C.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④ D.④点的自转线速度约等于②点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4水循环和洋流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小题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4水循环和洋流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苏灌云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3~4题。

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吉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 则                (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