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各题。
1.根据图是信息,可以推断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D.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4大气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2.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 tan65°≈2.14)
A.0.6m B.1.2m
C.1.8m D.2.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1地球与地图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有一高速公路通过,其线路应在
A.a处山谷
B.沿连接ab之间的直线
C.b、c附近200m等高线沿线
D.d处山脊
2.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3.面临频繁的旱灾,地理小组建议将居民点集中建在一处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16环境保护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近段时间,随着我国环保部门大气污染政策的相继出台,目前,全国多地环保部门相继把严打炭烧烤纳入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之一。环保部关于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的相关草案,建议“在人口稠密的大型城市,应通过立法予以禁止露天炭烧烤”。现在,北京、江苏等地就已经开始禁止露天炭烧烤,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
说明露天炭烧烤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危害,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14旅游地理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地中海是连接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具有浪漫的海洋气息,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产生地和国际旅游接待地。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目前,地中海地区每年吸引约5000万游客,旅游收入达120亿美元,这些游客主要来自于______地区。每年的_______季是这里的旅游旺季,简要分析其原因。
(2)简要分析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的原因。
(3)图中甲处旅游业不如乙处发达,从经济背景.区域环境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12世界区域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阴影区表示某种气候类型在M、N两个国家的分布位置和范围,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下列关于M、N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
B.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
C.两国的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
D.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
2.关于图中M、N两国阴影区气候空间分布范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M国比N国显著
②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N国比M国大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N国比M国小
④国土面积:M国比N国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11区域活动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但现在已经消失。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灌溉用水过多,植被被破坏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2.图中N为塔里木盆地的一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春季
C.冰雪融水 夏季 D.地下水 秋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7城市专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首尔市结构与市域面积增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20世纪60年代以前首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1913年开始形成多核心模式
B.城市区域扩张在空间上不均衡
C.市域面积增长最多的时期是1913—1936年
D.城市形态表现为条带状
2.首尔城市次中心的形成原因不包括( )
A.城市中心交通拥挤.地价高
B.跨江交通条件的改善
C.逆城市化的来临
D.政府对城市结构的规划.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