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转移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右图为我国人口(汉族、少数民族)重心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是( )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C.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必然联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西迁明显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
1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
A.江南丘陵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8月联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
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明显西迁 |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 |
A.东北平原 | B.青藏高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四川盆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学年浙江省蓬街私立中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半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题型:选择题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第5-6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表示少数民族,②表示汉族
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西迁明显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南迁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
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江南丘陵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八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甲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乙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C.甲、乙人口重心迁移方向大致相反
D.乙人口重心大约向北迁移1°
2.我国汉族人口重心位于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东部沿海 D.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诸城市高三2月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甲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乙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C.甲、乙人口重心迁移方向大致相反
D.乙人口重心大约向北迁移
2.我国汉族人口重心位于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东部沿海 D.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