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解答 解:(1)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为东北地区;根据图中河流流向(从高处向低处低)或等高线可判断地势高低(西高东低);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春季有季节性的积雪融水补给,东北地区位于季风区,夏季有雨水补给,故一年有2个汛期;由图中的沙地、时令河、灌渠等信息可知该地较干旱,因此流域内为温带森林带向温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
(2)理解埋深(地面到地下水位之间的距离)概念,埋深越深,地下水位越低,观察图形可知西辽河流域地下水的水位年际变化呈波动下降特点;结合图形中的沙地、时令河、灌渠等信息可知该地较干旱,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是引河水灌溉,地下水补给减少;(灌溉、生活)用水增加,大量抽取地下水.
(3)题中“自然区位条件”限定答题方向,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有利于水稻、玉米生长的方面去分析,结合图形可知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利于耕作);水库、河流及支流众多,便于灌溉.
(4)是否合理主要通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该地气候较为干旱,加上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而水稻又属于好温喜湿的粮食作物,大量种植水稻可能会造成生态破坏,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应该大幅度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考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该地较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可提出合理的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稻生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地区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植树造林(建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加强管理,限耕限牧.
故答案为:(1)东北(内蒙古东部);西高东低;2;温带草原带.
(2)波动下降;引河水灌溉,地下水补给减少;(灌溉、生活)用水增加,大量抽取地下水.
(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利于耕作);河流及支流众多,便于灌溉.
(4)合理;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稻生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地区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植树造林(建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加强管理,限耕限牧.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空间定位、地势起伏判断、河流汛期判断、自然带分布状况、区位分析、原因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考生获取图形信息、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④和① | |
B. | 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③ | |
C. | 乙部分可掌握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以及分析水灾损失 | |
D. | 丙部分可以用来判断火势蔓延方向,获取火场精确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