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4年11月上中旬,APEC会议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的APEC会议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A、B、C、D中的______附近,此时,太阳直射______半球,并向______移动,郑州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
(2)①、②、③、④中最接近远日点的是_____,此时公转速度继续变_____,澳大利亚为_____(季节)。
(3)当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为一年中最晚时,这一天为北半球的_____日(二分、二至日),此日赤道昼长是____小时。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方向)移动。
(4)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____(增大或降低),北京白昼的变化是_____。当位于④位置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C 南 南 昼短夜长 ② 慢 冬季 冬至 12 北 先变慢,后变快 降低 变短 23026′S―900S( 南回归线以南)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地理意义。
(1)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轨道图,图中②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④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①为春分日,③为秋分日.2014年11月上中旬,APEC会议将在中国北京举行,地球位置接近A、B、C、D中最接近C处。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郑州昼短夜长。
(2)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 ①、②、③、④中最接近远日点的是②,此时公转速度继续变慢。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澳大利亚为冬季。
(3)一年中当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为一年中最晚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4)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判断。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是先变慢再变快;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降低,北京昼长将变短。④为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分别是
①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③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④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2】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自然带不同,这种变化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B.经度地带分异C.垂直地带分异D.地方性分异
【3】关于A、B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河流汛期长 ②A河流汛期长 ③B河流含沙量小 ④A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老少比=(65周岁以上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国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波兰B.西班牙
C.白俄罗斯D.匈牙利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
①劳动力短缺
②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加重
③教育、医疗、资源等压力增大
④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B.18时至次日6时C.8时至16时D.6时至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欧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图10),完成下列各题。
(1)A、c分别为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和最高点,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成因。
(2)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D处一农村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根据以上资料该村农业地域类型为 。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
A.防风固沙B.维持生物多样性
C.调蓄洪水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2】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
A.建立保护区B.实施退田还湖
C.排水开垦D.发展滩涂养殖
【3】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B.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
C.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D.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050米 B. 985米 C. 915米 D. 790米
【2】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每年三四月份,该地油菜花盛开,开地、山坡一片金黄,蔚为壮观。乙处山坡上分布有坡耕地和梯田,开垦初期,坡耕地上的油菜亩产量要高于同等条件(海拔、土壤、油菜品种等)的梯田,主要原因是
①坡耕地日照时间长于梯田②油菜生长季节坡耕地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③坡耕地的油菜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的大④坡耕地的保水效果好于梯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是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赤交角为24.24°时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大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大
【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下列四幅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图1、图2、图3、图4。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因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为
A.图1B.图2C.图3D.图4
【2】图2地貌的物质组成,从河流出山口向四周依次为
A.泥土、沙子、砾石B.沙子、泥土、砾石C.砾石、泥土、沙子D.砾石、沙子、泥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