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 B.化学工业 |
C.纺织工业 | D.电子工业 |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工业部门不同,主要区位因素不同。为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钢铁工业应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如鞍钢的区位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钢铁工业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的煤炭、铁矿石的量不断降低,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燃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如宝钢就选在近消费市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正确答案选A。
【小题2】由上题分析可知,原料、燃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正确答案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区位因素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增强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环境
减弱因素:原料(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劳动力的数量(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
主导因素的变化:(钢铁工业为例)原料—交通—市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整体性原则 |
A.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B.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
C.工业生产比例增加,限制农业生产发展 |
D.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麦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地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 |
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
C.河中生物大批死亡、洪涝灾害增多 |
D.酸雨现象、气候恶化 |
A.持续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
B.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
C.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
D.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可以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
A.鹤岗、抚顺、开滦、大同 |
B.大庆、玉门、包头、邯郸 |
C.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 |
D.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0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上,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阶段性原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小题
【小题1】按照性质划分,图中洋流应为:
A.风海流 | B.补偿流 | C.寒流 | D.暖流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A.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 |
B.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
C.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 |
D.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 B.终年高温多雨 |
C.终年炎热干燥 |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A.风海流 暖流 自西北向东南 | B.补偿流 寒流 自西南向东北 |
C.补偿流 寒流 自西向东 | D.风海流 寒流 自西向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