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某城市的三个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影响图中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面积扩大 B.地下水位上升 C.耕地面积减小 D.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4示意某“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该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是以该城市为起迄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1.关于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正确的是
A.铁路连接三组团,规划合理
B.铁路、公路客运站远离客运码头,避免旅客过于拥挤,规划合理
C.货运码头与干线铁路相连,规划合理
D.各组团之间道路较少,节省交通用地,规划合理
2.该城市组团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规模过大,环境问题突出
B.地形和水文条件的制约
C.淡水资源的限制
D.居民分布不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石家庄市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文综地理 题型:选择题
图4示意某“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该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是以该城市为起迄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正确的是
A.铁路连接三组团,规划合理
B.铁路、公路客运站远离客运码头,避免旅客过于拥挤,规划合理
C.货运码头与干线铁路相连,规划合理
D.各组团之间道路较少,节省交通用地,规划合理
2.该城市组团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规模过大,环境问题突出
B.地形和水文条件的制约
C.淡水资源的限制
D.居民分布不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虚拟水”概念由英国学者约翰?安东尼?艾伦提出:它指的是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
材料二: 世界某区域图(见下图,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路示意图)。
材料三: 我国地表水不同水域、不同功能分成五类水体:一类水体为源头水;二类水体为集中生活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三类水体为集中生活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四类水体为工业用水;五类水体为农业用水。1995年我国对135个城市河段的监测表明,北方五类及五类以下河段占据了70%,南方有30%以上河段在此污染等级。
材料四:我国近海污染日益严重,以赤潮为主体,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珠江口、长江口(杭州湾)、渤海。
(1)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A.虚拟水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B.虚拟水战略就是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战略
C.中东、中美洲、中亚等地可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获得粮食安全
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2)2007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应对水短缺”。如果材料二所示国家位于东半球,则图中的调水工程是 ,如果该国家位于西半球,则图中的调水工程是 。(东水西调、南水北调、北水南调)
(3)如果材料二中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则正常年份甲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原因是 。
(4)2008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涉水卫生”。从水污染的排放源看,我国的水污染主要来自 、 、 。
(5)简述赤潮发生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读“我国某区域轮廓图”和材料一,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8年12月26日凌晨4时20分、5时25分,在A城所在省份连续发生4.9级、4.0级地震。截止7时50分,共造成9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轻伤7人,目前伤员正在接受治疗。据初步统计10万余人受灾,现已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万余人。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三亿元人民币。
(1)“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A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2)和B城所在省份5月12日曾发生过的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震级很小,但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3)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但该区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后,成都和重庆将成为中国新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并率先对中国重大政策先行试点。
(4)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
(5)在抗战时期,重庆和西南地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哪些贡献?
(6)列举改革开放以前,西南地区在交通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
(7)中国1978年后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最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哪两个省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2008年9月26日下午3时,横跨甘川渝三省市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在兰州沙井驿正式开工建设。兰渝铁路经过地区的各项资源十分丰富。甘肃境内中药材资源居全国之首,陇南有全国第一大铅锌矿。川渝境内广元的花岗石等建筑材料和天然气等储量较大。兰渝铁路沿线还有红军长征经过的腊子口等革命胜迹,广安的邓小平故居以及九寨沟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铁路建成后,必将为当地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区域内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8)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对铁路沿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意义。
(9)兰渝铁路成为沿线各地的经济线、扶贫线、希望线怎样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