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中心的核聚变反应 B、中心的核裂变反应
C、耀斑的爆发 D、猛烈的太阳风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唯一能源
B、风能、生物能都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
C、地球表面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的面积,1分钟所得的太阳辐射能为8.24焦耳
D、就我国而言,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海南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面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8.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甲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目前人类活动只能对环节①产生影响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不同性质的洋流会影响环节③的强弱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9.如果该图为中低纬度某海域洋流分布图,甲线代表纬线,则
A.①洋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B.该海域位于北大西洋
C.②洋流属于暖流 D.③洋流增加了沿岸的干燥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重庆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按如下装置设计了地理实验,以探究地理相关原理。
操作步骤:先在两个铁皮水槽(长1米,宽0.5米,高0.5米)中铺上一定厚度的土壤,形成相同坡度的表面,再在土壤上分别铺上干净地砖和普通草皮(如图3 所示),然后开始进行实验。第一步,通过进水管同时给两个水槽放入清水(总水量约一个水槽的容积),水放完后5分钟记录下温度T1和T2,量杯R1和R2各接到的总水量;第二步,重新用两个新的量杯R3和R4接水,同时给两个水槽用电热扇加热,10分钟后,记录下温度T3和T4,量杯R3和R4各接到的总水量。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6—7题。
6. 利用该实验可以探究的地理原理有
①下垫面性质对热力环流的影响 ②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
③模拟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 ④演示不同坡度大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差大小关系:T3-T1=T4-T2 B. 出水量R1>R2,但泥沙含量R2>R1
C. 温度大小关系: T4>T3>T2>T1 D, 出水量 R3=R4,且丙、丁土壤均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