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常常影响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A、B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A、B两地的相关资料,完成以下3题。
地区 |
经纬度 |
海拔(米) |
一月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A |
102°E、25°N |
1891 |
7.7 |
19.8 |
B |
113°E、28°N |
68 |
4 |
32 |
1.A、B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A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B地,其主要原因是 (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3.B地所在省份是 ( )
A.是我国主要的香蕉、柑橘生产基地 B.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 D.有京沪铁路纵跨南北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12分)
课题研究思路:→
→
→
→
(一)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二)提出设想: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
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1:某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 项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2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结论:(1)说明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常常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乙地和丙地
2.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
3.该区域适合发展的农业是( )
A.畜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园艺业 D.花卉种植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
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Ⅱ提出设想:①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②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Ⅲ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1:2010年4月10日中午前后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项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Ⅳ拓展应用:
材料3: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安徽省高二8月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常常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
2.该区域适合发展的农业是 ( )
A.畜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园艺业 D.花卉种植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 题型:综合题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
课题研究思路:
(一)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发生的原因研究
(二)提出设想:
●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
●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一:2006年4月10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
(1)说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结论:
(3)指出华北地Ⅸ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