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3)读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1)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化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同时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相同点: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
不同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是通过外资企业的建立,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工,促进了城市化。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辐射下,乡镇工业崛起,促进了从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3)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产业为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广佛同城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
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C.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
D.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读图(成渝经济区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部分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A铁路经过板块交界处,地质灾害危害大
B.B铁路连接我国中、西部经济地带,有利于加强中西部经济联系
C.C铁路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D铁路线多建隧道和桥梁,其原因是为了节约耕地
小题2:下列关于城市①和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①水陆交通便利,商品生产能力强,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B.从城市交通建设投资比较,城市①的成本大于城市②
C.地价和交通是影响两市公租房选址的重要因素
D.汽车尾气是两市大气环境中酸性气体的最主要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下面是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模式一:小商品经营 → 个体私营企业 → 工业化 → 城市化
模式二: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模式三: 沿边开放 → 边贸发展 → 城市化
模式四: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小题1:四种模式中,以政策为动力推进城市化的是
A.模式一B.模式二C.模式三D.模式四
小题2:下列地区中符合模式四的是
A.苏南地区B.浙江温州C.云南德宏D.东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渤海经济圈包括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有                           。(2分)
(2)据图中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环渤海经济圈未来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找出相应解决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目前,珠洲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有
①产业基础薄弱 ②市场腹地范围较小
③城市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④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B.推动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是交通条件的改善
C.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密集区
D.推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因素之一是本区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调查研究:如何应对产业高成本
下面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一些材料,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模式,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一篇博文《深圳,你将被谁抛弃》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用地紧张、劳动力成本提高、内地优惠政策的召唤,使大量企业离开珠江三角洲,转而投奔其他地区。
材料二


图4一17
该研究性小组的课题研究思路为:

1.请帮助研究小组完成第①阶段任务。
2.分析材料二中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时,研究小组有意划分为两个阶段,请帮其划分并描述各阶段特征。
3.请写出③和④阶段的文字材料。(提示:③阶段是形成原因,④阶段是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12分)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8分)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8分)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