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述地区属于现在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地区的有

A.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的地区

B.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的地区

C.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行政中心

D.我国京杭运河两岸地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2013年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题型:069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化过程上看一般分为景观城市化(即可以被人们所观测到的城市的发展变化,如道路的繁荣、高楼的林立)与人文城市化(即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的建设,人口素质的提高等,与景观城市化有一定的联系)。若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相协调,则属于同步城市化。但现实中由于两者的差异性往往形成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发展速度高于文化发展速度)和滞后城市化(城市景观发展速度落后于文化发展速度)两种模式。

  材料二:下图为某城市剖面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

1.判断该城市ⅠB地区属于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还是滞后城市化,说明判断理由。

2.根据城市ⅡA地区的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曲线,分析该地区存在的城市问题并提出改造措施。

3.根据城市ⅢC地区的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曲线,分析该地区存在的城市问题并提出改造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广东省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

材料1: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构成比例

行业名称

增加值构成(%)

1998年

2001年

2004年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5.4

40.1

41.1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

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

材料2: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蔗糖、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粮、药材等。

(1)阅读材料1,描述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增加值构成变化的特点。(3分)

(2)阅读材料2,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4)简述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4月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①农产品加工工业区  ②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③综合农业开发区  ④植物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浦东有若干面积不等的非城市化块区穿插在城市块区之间,下列不是这种规划目的的是

A、为市政建设就地提供木材         B、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调节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D、美化环境,树立国际大都市形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据此回答各题。

1.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①农产品加工工业区  ②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③综合农业开发区  ④植物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浦东有若干面积不等的非城市化块区穿插在城市块区之间,下列不是这种规划目的的是

A.为市政建设就地提供木材         B.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调节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D.美化环境,树立国际大都市形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