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使华北地区的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到地表,会加剧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排除①;丙段至戊段经过山东丘陵,在丁以南不能自流引水,排除③,这样就将A、B、C三项均排除;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输送到北方地区,可以增加丙地大运河段的水量,改善航运条件;并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故选D。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北方,使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排除B;由于河流水量减少,河口附近水位降低,会使海水侵入河道的频率增加,排除C;海洋潮汐现象与日、地、月的运动有关,排除D。南水北调东线流经经济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区,水污染较严重。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水质的优劣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选A。
考点:该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产品生产与销售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产品

A.可能是化工产品
B.研发中心在东南亚
C.在墨西哥组装可降低关税成本
D.生产过程体现了工业集聚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小题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小题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3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2,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图3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cm×21cm)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D.B3纸(51.5cm×36.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小题1】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小题2】在上图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C、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十一)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各圈范围
面积(km²)
人口密度(人/km²)
内圈(1-6km)
113
21764
21206
19544
20416
第一圈(6-15km)
593
2606
3361
4960
7277
第二圈(15-24km)
1102
1338
1820
2804
4305
第三圈(24-33km)
1611
621
785
1080
1765
第四圈(33km—)




— 
【小题1】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A.内圈 B.第二圈 C.第三圈 D.第四圈
【小题2】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小题3】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发展 B.服务业发展 C.工业发展 D.旅游业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 - 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小题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房价增长快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