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城市气候统计表。完成下列小题。
月份 项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 级的日数(天)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 | 166 | 48.9 | 26.2 | 26.0 | 3.5 |
1.该城市可能位于( )
A.鄱阳湖平原B.宁夏平原
C.成都平原 D.黄淮平原
2.该地最主要的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3.实际观测发现,该城市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气中云量较少 B.白昼时间长
C.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地面温度较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盟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香格里拉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各种独特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融为一体,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材料二 2014 年 1 月 11 日凌晨的火灾,让香格里拉这座中国保存最完好、最大的藏民居群 ——独克宗古城三分之二建筑从地平面上消失。下图为香格里拉位置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试列举香格里拉主要的旅游资源。
(2)说明香格里拉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三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山参和园参两种类型。山参是野生植物,喜欢生长在窝风向阳、缓坡、以乔木为主体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下,生长周期长达70~150年,数量稀少,参价昂贵;园参由人工在缓坡采伐地进行密集种植,生长周期一般5~6年,单产量大,参价较低。无论山参或园参,对地力的消耗都很大,一般在同一块参地不能连续生长两茬。随着气候变迁,人类开发,山参资源不断枯竭。长白山因是清代皇室的“龙脉”,清政府严令封山,从而成为我国现今仅存的山参资源分布区。
材料二 地处长白山中部的抚松县,种植人参已有300余年历史。该县传统种植园参,近年来在尝试种植“林下参”。即在天然林下直播参种,让其自然生长,虽生长周期长、单产量小且不稳定,但参价较高,生长期在30年以上的被视为山参。目前,该县还加大了对人参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力度,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人参产业链,并在万良镇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人参贸易市场,被誉为“人参之乡”。
材料三 我国在殷商以后山参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和吉林省抚松县城镇与交通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和上图,描述我国殷商以后山参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并推测其原因。(10分)
(2)试分析抚松县发展人参产业的优势条件。(8分)
(3)你是否赞同抚松县以“林下栽参”取代“伐林栽参”?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兴国县将军中学高三上第二次大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2.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兴国县将军中学高三上第二次大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2.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高三模拟考试(5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图1为2012年我国各类噪声污染投诉构成比例图;图2为2012年全国各类功能区噪声环境实际达标率(%)和环境噪声标准值(分贝),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类噪声污染投诉中, 最高,请就该噪声污染源举一例子: 。(2分)
(2)在各类功能区噪声环境达标率中,昼间比夜间 (高或低)。各类功能区中噪声环境实际达标情况最好的是 区,原因是 。(3分)
(3)在各类功能区噪声环境达标率中,夜间噪声达标率最差的是 区,其原因
(2分)
(4)为有效控制和减少环境噪声污染,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高三模拟考试(5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2—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速达11.7%。据世贸组织统计,200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下表为2010年我国部分农产品出口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出口农产品种类 | 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 | 年增长(%)
|
| 农产品出口市场(前三位) | 出口额 (亿美元) | 占出口总额比重(%) |
果蔬及制品 | 32.1 | 31 | 日本 | 91.5 | 18.7 | |
水产品及制品 | 27.1 | 29.1 | 东盟 | 74.6 | 15.3 | |
谷物 | 1.1 | -12.7 | 美国 | 57.8 | 11.8 |
1.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水域广阔,劳动力丰富,水产捕捞、养殖、加工发展迅速
B.农产品出口向结构升级、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C.谷物多出口至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
D.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国谷物产量降低,出口减少
2.我国出口至日本的果蔬及制品多于美国,其原因可能是
A.中日两国气候差异显著 B.中日两国距离较近
C.中日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日本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为“东经120°经线穿过的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l)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的相同点是_______,不同点为甲地位于_______。(4分)
(2)列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的异同点。(7分)
(3)与甲地区相比,乙地的人口容量_______,判断理由是乙地_______。(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工业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结构示意图,图中“就业廊”沿南北干道延伸,因形似长廊而得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就业廊”最可能是
A.行政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2.有关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空间结构属于同心圆模式 B.最适宜在东北方向设置卫生防护带
C.东南方向居住就业功能匹配较好 D.高级住宅区最适合布局在城市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