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0年11月6日到7日,气候变化立法者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再次成为会议的焦点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09年国内能源消费折算相当于21.4亿吨标准油,天然气仅占其中的3.9%,而可再生能源增长迅速。2007年以来,中国风电产业规模延续暴发式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190兆瓦,新增装机容量增长率达到108%,累计装机容量跃过13000兆瓦大关。下表为我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统计表(2008年)。
材料二:2010年8月31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对外宣布,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至此,中国又添一条横贯东西的能源大动脉。
(1)统计显示,我国新能源(如风能、核能)发电近期重点开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建、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其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川气东送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新能源开发过程中,有专家建议我国应积极开展利用藻类提取植物油代替石油的"绿色能源"的研究。试述我国具备哪些有利于藻类培植的水域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口密集,工业生产能耗大,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相对贫乏;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
(2)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低污染的天然气代替高污染的煤炭、石油,降低污染,改善环境。(合理即可)
(3)我国有四大海域,大陆架海域面积广阔;有很多的河流、湖泊,内陆水域面积较大;此外,我国还有众多的池塘和沼泽地,都适合藻类的种植。(合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6日治理淮河的标志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建成,标志着淮河干流结束无控制性枢纽的历史。该工程主体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中游,涉及安徽、河南两省,其防洪范围包括淮北广大地区和蚌埠、淮南等沿淮城市。工程建成后,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该工程上游山区水库、中游蓄洪区、下游淮北大堤共同构成淮河综合防洪体系。

材料二: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蜿蜒曲折流经四省区20多个地市,流域现有人口1.65亿,人口密度597人/平方千米,为七大江河之首。淮河的特殊和复杂是流域内多水灾的重要原因,淮河上游不足400千米,落差达178米,中游490千米落差只有13米,而下游150千米落差仅有6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真实历史写照。

材料三:临淮岗控制工程示意图。

1.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

A.虚线——淮河河堤             B.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水

C.主坝——调蓄洪水             D.新河——改善航运条件

2.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 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吉林省期末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几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现在的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随着1999年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贯通、2004年喀什航空口岸开放和喀什至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通航,喀什一跃成为中国进入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国际大道、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更显突出。同时,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我国先后设立六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喀什。
材料三:
    下图是喀什所在地区规划中、建设中和已建成的部分交通线图。虚线表示规划中的交通线,实线表示建设中和已建成的交通线。有人形容说,俯瞰新疆交通图,可以看到一条西延至阿拉山口出国境的铁路和一条起于吐鲁番向西南蜿蜒至喀什的钢铁大动脉,在160万平方千米的新疆大地上画出了一个曲折的“人”字。2010年11月6日喀和铁路(喀什至和田)全线铺通。
(1)喀什所在省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_,该作物在此生长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喀什所在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为实现绿化工程规模化,优化绿化景观效果,喀什机场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机械来回穿梭,整土、人工挖穴,栽种白蜡树,构成冬季绿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请说明喀什机场利用冬季绿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喀什经济特区和其他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所说的“人”字是由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铁路线构成的。如果喀和铁路继续延伸修建到拉萨,会和________铁路交会。除铁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这一因素的影响外,试分析珠江三角洲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喀什所在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四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现在的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随着1999年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贯通、2004年喀什航空口岸开放和喀什至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通航,喀什一跃成为中国进入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国际大道、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更显突出。同时,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我国先后设立六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喀什。

材料三   下图是喀什所在地区规划中、建设中和已建成的部分交通线图。虚线表杀规划中的交通线,实线表示建设中和已建成的交通线。有人形容说,俯瞰新疆交通图,可以看到一条西延至阿拉山口出国境的铁路和一条起于吐鲁番向西南蜿蜒至喀什的钢铁大动脉,在160万平方千米的新疆大地上画出了一个曲折的“人”字。2010年11月6日喀和铁路(喀什至和田)全线铺通。

(1)喀什所在省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该作物在此生长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是             。(3分)

(2)喀什所在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为实现绿化工程规模化,优化绿化景观效果,喀什机场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机械来回穿梭,整土、人工挖穴,栽种白蜡树,构成冬季绿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请说明喀什机场利用冬季绿化的主要原因。(3分)

(3)喀什经济特区和其他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是          ,试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4)材料三中所说的“人”字是由          铁路和         铁路线构成的。如果喀和铁路继续延伸修建到拉萨,会和       铁路交会。除铁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这一因素的影响外,试分析珠江三角洲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喀什所在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材料一:2010年11月6日治理淮河的标志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建成,标志着淮河干流结束无控制性枢纽的历史。该工程主体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中游,涉及安徽、河南两省,其防洪范围包括淮北广大地区和蚌埠、淮南等沿淮城市。工程建成后,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该工程上游山区水库、中游蓄洪区、下游淮北大堤共同构成淮河综合防洪体系。

材料二: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蜿蜒曲折流经四省区20多个地市,流域现有人口1.65亿,人口密度597人/平方千米,为七大江河之首。淮河的特殊和复杂是流域内多水灾的重要原因,淮河上游不足400千米,落差达178米,中游490千米落差只有13米,而下游150千米落差仅有6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真实历史写照。

材料三:临淮岗控制工程示意图。

 

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 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材料一:2010年11月6日治理淮河的标志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建成,标志着淮河干流结束无控制性枢纽的历史。该工程主体位于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中游,涉及安徽、河南两省,其防洪范围包括淮北广大地区和蚌埠、淮南等沿淮城市。工程建成后,使淮河中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该工程上游山区水库、中游蓄洪区、下游淮北大堤共同构成淮河综合防洪体系。

材料二: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蜿蜒曲折流经四省区20多个地市,流域现有人口1.65亿,人口密度597人/平方千米,为七大江河之首。淮河的特殊和复杂是流域内多水灾的重要原因,淮河上游不足400千米,落差达178米,中游490千米落差只有13米,而下游150千米落差仅有6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是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真实历史写照。

材料三:临淮岗控制工程示意图。

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

A.虚线——淮河河堤

B.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水

C.主坝——调蓄洪水

D.新河——改善航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