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⑴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⑵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⑶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4分)
⑸Q地位于M的                方向。(2分)
⑹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2分)
⑺在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2分)
(1)20°S  120°W (2分)
(2)C (2分) 
(3)从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4)Q地夜长大于P地夜(2分)  14小时(2分)
(5)东北(2分)
(6)东南(2分)
(7)如图
本题考查局部光照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甲,白昼的平分线为120°W,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0°W;图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为70°N,且70°N以北出现极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确定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故C项正确。(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4)图示P点的纬度低于Q点,而Q点出现极夜,故夜长Q地大于P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0°W,即地方时为12时,可计算135°E的时间为5时,故计算M地的昼长为14小时。(5)根据Q地(70°N,120°W)和M地(34°S,135°E),判断两地的方位。(6)结合上述分析,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北半球昼短夜长,泰山日出东南,日落西南。(7)Q点的对趾点刚好出现极昼,故0时日出,24时日落。纬度为70°S,则计算正午太阳高度为40°。故画图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6月22日南海某岛屿上(约8°N,110°E),有一批名贵鲜活鱼类,在当地时间上午l0点左右抵达,l4点准时运走。放置鱼类的放养池格如图所示,有遮棚,棚高约2米。甲、乙、丙、丁为四个空的放养池格。回答问题。

小题1:为了避免这一时间段过强的阳光照射,最适当放养的空池格为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若把这批名贵鱼类空运到北京机场(路途用时为5小时),市郊某动物园接应专车到达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为    
A.18点40分B.19点40分C.20点40分D.21点4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元旦时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中a、b 为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回答问题。

小题1:若m为北京时间8:40,且a、b两条曲线分别为Q、
P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Q地昼长小于12小时
B.P地该日正午旗杆影长为零
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D.P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小题2:若a、b两曲线分别为Z地一年内两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Z地有极昼极夜现象B.Z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C.Z地可能位于拉丁美洲D.Z地可能位于印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     )
A.40°N,64°WB.50°N,64°WC.40°N,64°ED.50°N,116°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完成问题。

小题1:若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北京时间为
A.6点或18点B.7点或19点
C.12点或20点D.8点或20点
小题2:若角θ、ω相差12°,则F点纬度为
A.12°NB.78°NC.84°ND.72.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它能较好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为人们的农事活动、衣食住行提供重要参考。该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立春”即气温上升,春季开始。立春后气温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日地距离渐近
B.日地距离渐近、地球自转加快
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白昼时间渐长、地球自转加快
小题2:李明同学经过几年的观测发现,“清明”前后,每年的气温、降水、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情况并不完全一致。这说明(  )
A.大气环流不稳定
B.地球公转周期不断变化
C.二十四节气对当地不适用
D.二十四节气不能正确反映季节等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完成问题。

⑴在图中画出昏线,用表示夜半球。
⑵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填“晨”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⑶B即将进入           (填“晨”或“昏”)半球。
⑷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       ,比B晚2小时的点是        
⑸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哪岸连接在一起
A.M岸B.N岸C.沙岛保持不变原状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