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弧度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2】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
A. 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 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答案】
【1】D
【2】B
【解析】试题分析:
【1】依据同一纬度值的南、北半球两地,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则两地昼弧长度相加为360°的纬度值相等,结合图中信息可判断①③两地纬度值相等。
【2】图中显示②地该日昼长达18小时,一定位于回归线与极点之间,则正午太阳高度在当地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图中③地该日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②③两地位于同一半球;同一半球的两地昼长最大值都是当地夏至日,故选项A正确。
夏至指向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 昼短夜长。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冬至指向春分,北半球 昼短夜长。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其定位将瞄准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读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示城市等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B.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职能越少
C. 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多
D. 城市等级越高,人口规模越小
【2】下列因素中,与雄安新区的设立关系密切的有,雄安新区
①人口密度大②生态环境好③基础设施好④开发前景广阔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图中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 人口大量外迁,城市等级下降 B. 城市用地紧张,城市空间结构亟需优化
C. 经济发展趋缓,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 D. 逆城市化严重,职能减少、服务范围缩小
【4】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A. 承接京津传统工业转移 B. 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
C. 疏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D. 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与日本相比
A. 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B. 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C. 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D. 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2】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 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 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 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D. 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A. 缓解全球变暖B. 缩小臭氧层空洞
C. 减轻酸雨污染D. 加快洋流流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淮北天气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2016年12月25日淮北日温差小的原因是( )
A. 大气逆辐射弱 B. 地面辐射强 C. 太阳辐射强 D. 大气逆辐射强
【2】淮北这几天受什么天气系统控制(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3】此天气系统易造成( )
A. 我国南方春季阴雨连绵的天气 B.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
【4】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B. 亚洲(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C. 东亚吹东南风
D. 南亚吹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人们在“地坑院”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主要作用是
A. 遮挡风沙 B. 遮阳挡雨
C. 防外人跌入 D. 美化建筑
【2】【2】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A. 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 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 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 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