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西北内陆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的非季风区,河流补给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能融化,河流径流量为0,即出现断流现象。只有一个夏汛,读四幅图,只有③图现象符合,C对。①图降水集中在7、8月份,应是东部季风区河流,A错。②处有春汛、夏汛两个汛期,是东北地区河流,B错。④雨季长,雨量大,是南部沿海地区河流,D错。
2.结合前面分析,②、③两图1-2月份都有断流现象,相同原因是气温低,②地是因冬季气温低,大气降水少,河流结冰,所以断流。③是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能融化,所以河流断流。B对。A、C、D错。
考点:不同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径流的因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许多开拓性的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
材料二: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材料三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这种特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图7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的相关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区域若有过境河流,其流向是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卷 题型:多选题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读下图完成26~27题。
【小题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平原—高原—山地 |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增,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D.河流径流量变化从北向南依次减小 |
A.受夏季风影响 | B.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
C.位于干旱地区 |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较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选修)试卷 题型:双选题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读下图完成26~27题。
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平原—高原—山地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增,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径流量变化从北向南依次减小
2.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 )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C.位于干旱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山东省高一模块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2.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
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
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
3.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