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经济发展与生态拐点示意图”,完成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生态改善拐点

B.B拐点的形成,是由于经济发展减慢

C.A—B时期处于工业化阶段

D.B—C时期是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段

2.图示规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先发展经济,等经济高度发达后再保护环境

②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保护环境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④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茶树喜欢温暖、潮湿、荫蔽、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的环境。历代“本草”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提神、解困、消炎、解毒、消脂、降压、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

材料二:武夷山区地处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结合部,区内沟谷纵横,雾日在100~250天/年,平均湿度可达80%,表层的土壤以红壤和黄红壤为主,pH在5.1左右。

材料三:闽北地区产茶历史悠久,武夷岩茶是十大名茶之一。茶叶为闽北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对于农民、城市居民都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政府大力打造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逐渐形成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产业。闽北武夷生态茶叶产业经济圈的构建进一步充实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容。

材料四:清朝时期晋商将武夷山茶叶远销至俄罗斯的“万里茶路”示意图。

(1)分别说明图中南、北、中三段茶路采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主要原因。

(2)从俄罗斯当时的农业生产、膳食结构特点及茶叶的功效分析晋商将茶叶远销至俄罗斯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武夷山地区生产武夷岩茶的有利区位条件。

(4)简述构建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各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B.Ⅰ、Ⅲ

C.Ⅱ、ⅣD.Ⅲ、Ⅳ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土B.发展旅游

C.利于浇灌D.便于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3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A.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8亿公顷以上

C.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2002~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林地减少D.未利用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曾几何时,人类开山填海、围湖造田、在水源极缺的沙漠中植树造林等种种做法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这些做法留下了诸多恶果,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据报道,2009年,陕西省榆林市采煤和产油两项的环境代价达160多亿元,而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不到100亿元。

目前,“生态修复”概念正步入公众视野,它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措施,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人地关系思想?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古代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完成各题。

1.“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对立论思想D.人地伙伴论思想

2.下图示意的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出现在(  )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文明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鲁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建筑设计符合当地区域特征的是(  )

A.温带大陆内部区域的房屋墙壁较厚

B.我国广东省楼房的间距应大于黑龙江省

C.西欧沿海国家多建平顶房屋,以便利用其空间进行物品晾晒

D.北京文化、艺术建筑应多利用玻璃做屋顶,以便使其四季通透,加强采光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过关检测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济南的李先生打算开一家连锁店,可济南城里已经有十几家这样的分店了,在什么地段开店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呢?他从网上调出城市电子地图,对主要商业区、居住区、城市繁华地段进行快速查询统计,各种数据、指标一目了然。他输入自己的期望值,系统很快筛选出5个最具价值的热点区域,并根据人流量、交通状况、周边地段未来发展预测等情况仿真计算出店面经营状况。李先生很快就从中选定了自己最满意的店址。

(1)材料中,李先生在进行店面选址时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试说明李先生从网上进行店面选址与人工选址相比有什么优势。

(3)(多选)GIS不仅应用于城市管理,还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方面。下列课题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  )。

A.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B.近10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C.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D. 2010年8月甘南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区三维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