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6.5°N | B. | 7°S | C. | 29.5°S | D. | 16.5°S |
分析 根据从a→c→b→c→a是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以判断,a位置太阳位于该地最南端,为北半球冬至日;c代表太阳直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b位置太阳位于最北端,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答 解:c代表太阳直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a位置太阳位于该地最南端,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83°,该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离南回归线近,太阳直射该地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相差7°,可以判断该地的地理坐标为16.5°S.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光照图的判读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年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减小 | |
B. | 年径流量先减小后增大,输沙量一直减小 | |
C. | 年径流量增大,输沙量减小 | |
D. | 年径流量减小,输沙量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极昼极夜的范围达最大值 | |
B. | 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 | |
C. | 南半球昼长夜短,昼可能渐长 | |
D. | 赤道处昼夜并不等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坡 度 | 10°-15° | 10°-25° | 25°-35° | >35° |
有机质厚度(cm) | 20 | 16 | 13 | 6 |
土层厚度(cm) | 100 | 82 | 74 | <30 |
土壤侵蚀量(t/km2•a-1) | 285 | 3150 | 11700 | >320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