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和更替分析分布大势,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描述空间变化规律,根据数值的多少描述最多最少地区.
(2)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
(3)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和农业技术条件(良种、化肥、机械等)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4)该地区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集约经营,同时要协调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
解答 解:(1)图中等降水量线总体按东西方向延伸,说明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南部等降水量线较密集,北部等降水量线较稀疏,说明南部降水空间变率大,北部变率小;从数值可以看出西南部降水最多变化最大.
(2)湖泊面积减小无非是水量减少或地壳变化,根据材料二分析,从时间范畴和变化速度来看,主要是水量减少造成湖泊面积减小.从自然原因分析,主要是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从人为原因分析,应该是人口激增,用水量过大,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不合理的开发和对植被的破坏,使植被的涵养功能减弱,导致了水土流失湖泊淤塞严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地最大的差异是气候的差异,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作物种类、产量等.甲地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结合非洲区域地理知识可知,甲地地势平坦,热量丰富,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热带经济作物)的发展; 乙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由于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热充足,附近有河流湖泊,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和旱作农业.
(4)该地区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该地区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育龄妇女平均生育人数5.8 人,经济落后,社会贫穷,发展方式粗放,环境破坏严重,因而存在人口、贫穷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集约经营,同时要协调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
故答案为:(1)由南向北递减; 南部降水变率大,北部变率小; 西南部降水最多,变化最大.
(2)①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②上游河段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③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淤塞严重.
(3)①甲地地势平坦,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热量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②乙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以草原和荒漠为主,但光、热充足,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或畜牧业)和旱作农业.
(4)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合理开垦和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 ⑤加大政策扶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阶段和人类活动,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考点的理解,应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气候资料日期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平均气温(摄氏度) | 1961~1990 | 20.9 | 19.9 | 17.6 | 14.2 | 11.1 | 8.5 | 8.1 | 9.5 | 11.5 | 14.5 | 17.3 | 19.9 |
降雨量(毫米) | 1961~1990 | 0.4 | 0.8 | 3.2 | 10.4 | 42.2 | 70.4 | 86.6 | 51.8 | 22.0 | 13.4 | 9.2 | 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