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_____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拟在四地中①、②、③、④选择一处布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甲、乙、丙三地中布局一处为化学工业区,应选在_____________处,试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老年抚养比=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00%;少年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最大人口红利期,老年抚养比、少年抚养比大约是

A. 16.6%,20% B. 11.4%,31.4%

C. 12.7%,22.2% D. 25.3%,19.9%

2.下列哪些措施,可能使我国人口红利期在一定阶段内适度延长

①二胎政策 ②完善养老保障体制 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 ④加大青少年教育投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我国西南地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内,西端高黎贡山西坡年降雨量高达4600毫米,东端金沙江畔的德钦县奔子栏不足400毫米,差了约10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2.“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横断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平行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列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水土流失

寒潮

土地荒漠化

酸雨

☆☆

 

☆☆

☆☆☆☆

☆☆☆

 

☆☆☆

☆☆

☆☆☆☆

 

☆☆☆☆

☆☆☆

1.下列四地与表格中四类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A. 浙江——④ B. 内蒙古——① C. 广东——③ D. 重庆——②

2.下列措施中对治理①类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起积极作用的是A. 沿海防护林工程 B. 南水北调 C. 西电东送 D. 青藏铁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平行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位于河口三角洲

B. 丙位于北坡,即阴坡

C. 河流②与河流③的流向相反

D. 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2.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显著的旅游资源是

A. 湖光山色 B. 瀑布飞流

C. 云海日出 D. 奇峰峡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制约俄罗斯的亚洲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 B. 水资源 C. 土地资源 D. 气候条件

2.俄罗斯的亚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

A. 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 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 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宿迁市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石油、煤炭、风能、地热能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二诊模拟(3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中国国家地理》报道,“慢步中国”之“走胡线”步道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察线路。胡焕庸线是一条虚拟的直线,当把“胡线”落实到地球表面时,得到的是一条条形区域。这个区域两侧分别是人口密集和人口稀疏地区,也是地貌形态、人口分布以及人文现象的各种变化、交流、融合区。下图为“走胡线”东北段通辽—呼伦贝尔区示意图。

材料二 近5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24小时各月暴雪分布(单位:次)

(1)指出“走胡线”步道两侧的自然地理差异。

(2)根据材料二,说出呼伦贝尔地区发生暴雪的时间特点并分析成因。

(3)有人说中东铁路滨州段的建设将“胡线”向西挪动了,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